主要索引標籤
支持就「性傾向歧視」問題立法團體的訴求
編 按 : 今 年 八 月 二 十 日 , 立 法 會 研 究 性 傾向 歧 視 問 題 小 組 委 員 會 再 次 召 開 會 議 。
教好新一代‧接好傳媒棒
明光社一向關注香港傳媒狀況。除了以往曾進行的「中文報章污染指數調查」和發動「一週罷看罷買」的行動外,我們更著重透過教導,與青少年一起揭開傳媒的真面目,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能力,提高選擇傳媒時的品味。最近本社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推動傳媒教育工作,將會在2001至2003年間,為至少40間中學的中一學生舉辦傳媒教育工作坊,並邀請各參與學校到訪本社的傳媒教育資源中心。
山雨欲來風滿樓
眾所周知,在六十年代西方開始的一場性革命,在短短幾十年間已令性觀念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單是「性解放」的意識形態由邊緣變成主流,西方人的性行為與文化也大大「開放」。對此,傳統的力量嘗試反撲,如在美國便引發一場文化戰爭。隨著性革命的弊病漸為人知,文化也有些少回歸傳統,但整體來說很多改變已是積習難返。
性教育不只是性交教育
在經濟陷於困境,傳媒一片減薪裁員聲中,色情資訊再次發揮其威力,加入了救市行列。多本以年青人為對象的雜誌,每期皆以近乎全裸的女藝人為封面,並以各式各樣的性玩意和類似春宮圖的漫畫為招徠,連一向標榜要辦一份乾淨刊物的雜誌,也要開闢關於「性問題」的專欄。
解讀「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況」研究報告:
編按:在討論賭波合法化的問題上,明光社及很多有關機構曾指出:在沒有就本港賭博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之前,不應引進任何新的合法賭博。由於政府於早前委託香港理工大學進行對「香港賭博問題」的研究,本期《燭光網絡》特邀基督教服務處專業助理郭毅權博士回應,解構「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況」研究報告。
820事件對我的震撼和祝福
何 善 斌 先 生 以 救 恩 堂 傳 道 的 身 分 參 與 了 立法 會 民 政 事 務 委 員 會 於 八 月 二 十 日 舉 行 的 研 究 性 傾 向 歧 視 問 題 小 組 委 員 會 會 議 , 與 其 他 支 持同 性 戀 的 基 督 教 及 社 會 團 體 展 開 討 論 。
近期青少年暴力問題
年輕人血氣方剛,一時沉不住氣,先是口角、繼而動粗,本來就沒甚麼好奇怪的。可是近年的新聞報導,大凡談到青少年暴力案的,再不是以甚麼「敷藥出院」等詞語作結,倒是以「圍毆」、「虐打」、「命危」、「藏屍」甚至「烹屍」等駭人的字詞起論,教人讀來觸目驚心。從沒想到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竟然會做出這些Satanic(窮兇極惡)的行徑!究竟我們的社會出了甚麼岔子?這個問題,絕非筆者所能回答,也不是本文重點。
爆樽.吹雞
這兩位青年人都很年青,但人生經驗絕不簡單:他們曾多次參與打架,更有進入男童院的紀錄。暴風歲月的日子他們怎樣渡過?幫助他們的社工又怎樣看現今的青少年的暴力行為?暴力漫畫、電影會否給他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