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倫理」如何教?

15/01/2005

近年,我們常在報章上發現不少有關學童自殺或欺凌的新聞,究竟香港的教育制度要加添什麼元素去解決現今的青少年問題?推行「生命及倫理並重的教育」課程可能是一條新的出路!
為此,我們走訪了三位教育界人士,了解他們對有關教育的心得和意見。

Snoopy 校長談生命及倫理教育

 相信大家都知道Snoopy 校長就是現任英華小學的校長林浣心女士。林校長表示香港的學生十分需要「生命及倫理」方面的教育。她認為近幾年的課程改革確實訓練了學生擁有多元學習、與人溝通或排解困難的能力,但是現時學生最缺乏的是辨識事物對與錯的能力。她認為公民教育及德育等與生命教育有關的元素如不能成為學生的學習「平台」,從小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就算學生擁有多「醒目」的頭腦,也很容易錯走歪路。
 
林校長覺得「生命及倫理教育」應盡早在初小推行;以她的經驗為例,學生剛從幼稚園升上小學,由小班上課到幾十人一班上課,在新環境裡,學生除了學習有紀律的生活外,學校也要教導他們如何尊重別人及與人溝通的技巧;到了三、四年級,可以開始訓練他們留意別人的需要及學習彼此服侍,如推行學校小導遊,照顧一年級的新生,藉此體會服務他人的快樂;在五、六年級時可鼓勵學生外出探訪,如到老人院派禮物或到不同的慈善團體表演,學習「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而學生對此類活動的回應也十分好。
 
但是,林校長認為推行此類課的最大困難,就是老師欠缺時間及精神。眾所周知,近年的教改(如基準試及非教務的行政工作)令老師們疲於奔命,構成推行「生命及倫理教育」的很大阻力!因為教育就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教師要有一定的生命質素才可成為好榜樣,影響學生。因此,林校長期望能有更多志願團體關心並開展相關的課程,協助老師在學校推行「生命及倫理教育」,以減輕老師們沉重的壓力;而教統局亦應在德育培訓方面,多加資源,推出有質素的訓練課程供老師報讀。
 
另外,家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她鼓勵學校應多辦家校合作的活動,除了可以增加學校的透明度,更可增加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家長亦可在「生命及倫理教育」這課題上給學生跟進,相互合作下,令老師有效地協助學生得到全人的發展。
 
在訪問後,筆者發現林校長的名片背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句子,第一句就是「To care about every child unhesitatingly」,裡面的「care」,當然不只是學生的成績,而是學生全人的發展--這就是「生命及倫理教育」的真諦,而學校在當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觸動學生心靈的「敏感」老師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的宗教及德育科主任羅瑞蘭認為,「生命及倫理教育」是觸及個人生命的深層教育,其中更涉及個人信仰、世界觀、價值觀的重整;置身於傳媒資訊無所不在的時代,對傳媒教育甚具心得的羅老師相信,傳媒教育確是一個重要的介入點,讓學生重新解讀傳媒的信息,從而啟發他們對過去的反省、對目前生命的實踐、以致對將來人生的展望。
 
羅老師分享以「我的故事」模式向中四學生教授公義課題的經驗,她先以甘地、昂山素姬等名人爭取公義的故事入手,畢竟這些偉人故事與他們仍有著距離,於是她便分享自己有關公義的生活片段,從而表達對公義的看法,並表達對別人受到不公義對待的個人感受,最後再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將重點放在學生的感受上,透過觸及心靈的感受,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
 
「生命及倫理教育」要帶出果效,當然需要校本的配合,就以「我的故事」課程為例,要訓練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委實不易,學生對情緒表達的相關詞彙之認識,也非常重要。因此,宗教及德育科的中三課程,便透過同學代入耶穌的情緒,讓學生感性地看聖經的事蹟,學習有關情緒的詞彙,並鼓勵他們接受及表達自己的情緒。
 
她認為老師要對身邊的事物敏感,發掘一些可啟發思考的小故事,主動與學生分享及表達自己的感受,才可營造學生在課堂內互相分享的氣氛,透過互動交流去觸動別人的生命。生命教育所著重的是「對話」,包括自己與外界(如傳媒)、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老師擔當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介入學生與外界或他人的對話,提供另一套價值觀的選擇,豐富學生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羅老師認為時下青少年缺乏自覺與自主能力,而「生命及倫理教育」正能填補這空隙,透過不同形式的「對話」,訓練學生以多角度思考問題,建立對社會更全面的認知,自覺所處身的現實環境,了解自己與社會的關係,自主地作適切的回應,這對公民社會的建立尤為重要。
 
面對繁重的教學工作,老師在推行「生命及倫理教育」上,期望得到甚麼援助?她認為現時教學資源仍算充足,但需要教學技巧上的轉型去配合,故她期望志願團體可多辦相關的教師訓練課程,以作為支援;另外,亦可到學校主領講座及工作坊,既可為學生帶來新鮮感,也能給老師喘息的機會。
(有關羅瑞蘭老師的教案,可參考網址:http://www.lsc.edu.hk/T&S/MEDIA_EDU/main.htm)

看破「教」局的教授

 提到「生命及倫理教育」,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國華博士便想到四種元素,包括人如何看自己、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群體的關係及人與環境的關係;基於教育是透過追尋自己與自我發掘的過程,以促進個人成長,故「生命及倫理教育」有助達成教育的目的。
 
張博士認為年青一代的質素比過往好,可惜現時教育與經濟的關係太密切,教育變相成為社會篩選過程(Social Selection)的工具;此外,政府投放於教育的資源多了,便需要量化教育果效,以回應社會要求評估教學質素的訴求,於是分數便成為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形成制度支配人的局面。
 
張博士指出,雖然香港主權已回歸中國,但本地政策卻未能落地生根,大眾對政府往往抱懷疑及不信任的態度,在很多政策的討論上難以達成共識;政治爭拗、經濟掛帥、以私利為先等種種社會變質(social deterioration)的現象,明顯與學校所學的一套有矛盾,令學生無所適從,更顯出「生命及倫理教育」的重要性。
 
無可否認,三三四教改可以帶來契機。張博士表示,三年完成的高中課程改變中五會考定生死的現況,多一年的高中課程可為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間,改革建議的通識教育科亦能實踐「生命及倫理教育」的理念;不過,他也擔心在考試主導的教育制度下,容易再跌落高中「一試定生死」的困局。
 
對於家長的配合,身兼家長及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的張博士指出,今日的家長較以往更關心子女的成長,礙於始終是在舊有教育制度下長大的一群,仍帶「昨日人」的看法。其實,家長的意見頗受社會輿論影響,惟有盡量引發更多的討論,更新過往著重成績忽略倫理教育的觀念。
 
張博士深信社會仍有不少教育有心人,社會主流意見大致認同教改的方向,只是不同界別的人也有其關注的重點,故關鍵在於如何達致一個盡量能照顧各方需要的方案,令大家同心去做好這件事,結果如何?便有賴各界繼續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