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通識」 @ POP SONG

許惠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
16/11/2004

最近耳畔常傳來「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做隻寵物至少可愛迷人……」短短幾句歌詞,歌者賣力,聽者亦痴醉。若說流行音樂反映一代的精神面貌,恐怕現已由「同人唔同命」的失戀嗟嘆,進化到「人不如狗」的自憐!
 

愛與痛之間

16/11/2004

我嫁了一位有同性戀掙扎的男人,生命也因著這個選擇掀起了大波浪,平庸的一生變得更燦爛或更黑暗。我見証著生命的蛻變,也嚐受到人生不可改變的無奈。
 

關注同性戀事工的組織介紹

16/11/2004

「重建整全心性」網絡主要由一些關注同性戀輔導事工的機構組成,機構包括新造的人協會、香港性文化學會、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明光社、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及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等。

珍惜每一票

陳燕萍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教育及行動)
16/11/2004

911這個日子,相信不是美國人的你和我也清楚明白代表什麼;但是今年的912,同樣地對於香港人也有很特別的意義!你當日有去投票嗎?你憑甚麼去投出你神聖的一票呢?對候選人的形象?往績?政治取向?道德立場......
 

「家庭」被忽略的核心價值

麥沛泉    |    香港性文化學會執委兼公共事務組召集人
15/09/2004

 

「自由民主、人權法治、 公平公義 、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1

自六月上旬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發表後,引來社會極大的迴響。宣言肯定了以上八項不同的價值為香港引以為豪的核心價值,表達了香港賴以成功的共同價值,及肯定了全港市民為一命運的共同體,而本會主席關啟文博士亦為宣言的聯署人之一。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余國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9/2004

 

「17歲妞誕嬰當垃圾棄」
「12歲少年嘗禁果,性伴50人」
「小二已愛窺裙底,青年難自控胸襲女生」
「與洋漢一夜情,怕男友怪責,大專女生虛報強姦」……

十多二十年前,只要以上任何一道標題在報章出現,肯定馬上造成哄動,成為社會話題。然而到了今天,這類新聞已是司空見慣,近乎無日無之,不再成為報章的「銷量必殺技」。

「教」在賭風蔓延時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5/09/2004

在馬會以商業運作模式的推動下,賭波已成了年青一代的賭博入門課程。賭博會有負面影響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可是,一直以來,政府及教育機構並沒有認真研究賭博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影響,更遑論提供有關賭博的防治教育和治療。

「賭網恢恢」

陳永浩    |    香港大學博士研究生 | 監察賭風聯盟秘書
15/09/2004

 

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各式各樣的資訊和網上服務,的確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但隨之而來的青少年沉迷上網問題亦非常嚴重,家長、老師都感到束手無策!

青少年沉迷賭博的處理技巧

陳國平    |    臨床心理學家
15/09/2004

在2002年突破的青少年上網研究報告中,有1.6%是上網賭博,隨著賭波合法化及世運運動熱潮,相信青少年賭波會越來越嚴重,就在今年五月,明愛的青少年迷網報告中,近10%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參與網上賭博活動。除了網上賭博外,青少年還有很多不同方法和渠道去進行博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