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毒蔓延
燭光網絡 52期 (p.11)
愛滋病毒於男男性接觸群體快速散播情況令人關注和擔心。繼2006年初衛生署發現一個男同性戀者集體感染群組後,至同年年底群組已增至兩個,46人受感染,愛滋病毒在一兩年間以倍數傳播。衛生署指不安全的「男男性接觸」,將感染風險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預計會陸續發現更多同群組個案[1],情況令人憂慮。另外,根據衛生署資料,2005年第三季[2]、2006年第二季[3]及2006年第三季,經同性/雙性性接觸感染的人數均高於經異性性接觸感染人數。而同性戀者只佔人口2至4%,以男同性戀者佔本港人口約2%計算,感染愛滋病毒的比例大約是透過異性性接觸感染的23倍。[4]
有鑑於愛滋病蔓延的情況,衛生署提醒市民進行性行為時,包括肛交、陰道性交及口交,應正確使用安全套[5]。另外,針對男男性接觸傳播愛滋病毒大升的趨勢,衛生署將加強使用安全套的宣傳教育工作。「關懷愛滋」行政總監黃慧筠認為政府以及相關團體,應加強宣傳,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增加撥款資助相關的工作。[6]概括來說,都是繼續宣傳使用安全套,呼籲進行所謂的安全性行為。
單一宣傳使用安全套=>失敗
不過在繼續推動使用安全套教育前,請政府先盡快檢討這數年投放在愛滋病預防工作的資源與成效是否合理。根據近年數字– 2001年213人,2002年260人,2003年229人[7],2004年268人,2005年313,可說是「穩步上揚」,而根據走勢,2006年「再創新高」並不意外。在比較實況後,單一宣傳「記緊使用安全套」明顯成效不顯著,令人質疑現時預防愛滋病的宣傳是否有效。
為甚麼男男性接觸者感染數字偏高?
其實香港市面上一般藥房並無為肛交特別而設計的安全套出售,根據大部分安全套使用說明及各地進行的調查顯示:相比陰道交,肛交時安全套出現破損及滑落的情況較多,風險較高。[8]加上陰道與肛門的構造不同,容易造成直腸表面損傷,引致感染,所以便形成雙重風險!但政府現時的宣傳卻是弄巧反拙,容易變成「使用安全套便可安心進行肛交」的訊息!
又是社會的錯?
「香港彩虹」執行幹事張錦雄在回應事件時把問題歸咎於主流社會和同性戀者家人的不認同、青年中心等機構不「gay-friendly」等,令青年男同志沒有恰當的社交空間,最後選擇及時行樂,亦把問題歸咎於學校性教育。[9]但這樣解釋實在牽強。誠然,並非每個社工或青少年工作者都對同性戀十分認識或完全接納,而青少年中心是否提供基本的服務亦非根據對方的性傾向來決定。問題反倒是那群高危一族對青少年中心提供的活動或節目有沒有興趣。
學校性教育方面,試問有多少異性戀者使用安全套的知識和意識又是從學校吸收回來?相反,「性權會」主席邵國華指出,多數男同志都知道戴安全套的重要,不過實質上卻不會做。[10]而外國亦有研究顯示「同性戀或雙性戀的男性在愛滋病方面的認識比異性戀者高,但仍然進行高危性行為(無套肛交)」。[11]所以並非男同志不懂得使用安全套或不知其重要,而是知而不用,再加上多而亂的性伴侶,令病毒蔓延情況失控。
結論:我們需要更全面的愛滋病預防教育
給予社會全面的疾病預防教育是政府有關部門責任,而全面的愛滋病預防教育應包括:了解愛滋病傳染途徑;維持單一固定性伴侶;不要從事高危行為,例如濫交、肛交及嫖妓等;使用安全套;不要與「性背境」不清楚的人發生性行為[12];以及幫助青少年建立更強的自制能力。其實在北美洲,美加這些看似開放的國家和政府,在官方宣傳中亦仍然有「性慾忍一忍」這些被認為「老土」的呼籲。[13]可惜,本港主流性教育及愛滋病預防宣傳只剩下使用安全套一項,而不見勸籲高危一族「忍一忍」或維持單一性伴侶等建議。更把「安全性行為」狹義化至「使用安全套=安全及負責任的性行為」,排除了自制能力及維持單一性伴侶的重要性。
在分析過現時官方推行的防預工作後,實在看不見繼續單一推動使用安全套教育對控制愛滋病蔓延的情況會帶來甚麼好處,特別是針對男男性接觸群體。若不改變現時預防愛滋病教育的方向和概念,可預見不久的將來用於治療愛滋病的公帑將大幅上升,不論對異性戀者或同性戀者,對納稅人或政府來說,均是不希望看見的情況。既然現在已看見問題所在,為甚麼不趁早出回應及改變預防工作,特別是宣傳的方向呢?
(本文另外有更詳盡之版本,請參閱本社網頁:http://www.truth-light.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