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搵食」最重要?!
「為兩餐乜都肯制前世,撞正輸晒心翳滯無謂,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鬼馬雙星綽頭勁。」[1] 一首對生活在70年代的香港人來說,絕不會陌生的經典流行曲,道出當時的社會狀況,為求「搵食」,心願「發達」,似乎是一般人核心的追求目標。
盡信網紅不如無網紅
一生的座右銘
AI再現故人
有人工智能(AI)公司把已故歌后鄧麗君化成AI虛擬版本,不單於一場合中再次唱出經典歌曲《我怎能離開你》,還能即時與人交談說笑,就如該公司主持人所說,所有都是實時作出互動,就像她本人仍在世界的另一端,活生生的透過螢光幕與另一邊的人在溝通。
修訂更改性別政策的後遺症
2013年本港的終審法院裁定,已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的變性人可按身份證上已更改的性別標記,與另一性別的人士結婚。法院亦建議政府參考英國的《2004年性別承認法令》,研究香港該如何解決變性人在所有法律範疇所面對的困難。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4年7月)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罪後真相》(The Post-Truth World)
網媒記者劉立民(張孝全飾)被邀去監獄作訪問而被捲入一宗事件,前體育新星張正義(陳昊森飾)多年前因被控謀殺而入獄,他乘劉立民到監獄時越獄。劉決定繼續追查事件,讓其頻道可以衝到更高的流量,但愈追查就愈發現真相並非他所想像。其他網媒及網民的評論、回應,都不是根據證據而作,而是憑自己感覺來選擇相信甚麼「真相」。
由膽固醇可怕到學術的迷思與真相
雞蛋除了可以孵出小雞,還可以為食用者帶來膽固醇,而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心臟病,這些想法是從何而來?這並不是都市傳說,而是來自多年前外國專家的研究。1960年代,人們開始被告知,膽固醇異常可怕,因為膽固醇高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高,一時間,雞蛋成為「壞蛋」,因為蛋黃含有大量的膽固醇。
離婚再婚輔導服務及家長學堂成效評估研究暨「不一樣的家庭」家長手冊發佈會
香港離婚的數字不斷上升,而近年再婚的數目,差不多每年約佔結婚數目的三成。在離婚與再婚的趨勢加劇下,不少孩子承受著父母離異的打擊及重組家庭的挑戰。
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6步驟引爆收入、生活和各項成就倍數成長》
(The Compound Effect: Jumpstart Your Income, Your Life, Your Success)
作者:戴倫.哈迪(Darren Hardy)
譯者:李芳齡
出版地:新北市
出版: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