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後記:我有曲解福柯嗎?
當談到福柯時,筆者已預算一定有人指控我對福柯的理解是錯誤的。正如我在以前的論文指出:「傅柯的思想很複雜,不單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重點,而且包含很多看起來互不相容的元素,但我們若了解後現代精神對差異、斷裂、遊戲和創新的喜愛,這也不足為奇」 。[1]
從神學看社會公義
在2010年6月6日下午,聖公會約克大主教(The Anglican Archbishop of York)約翰撒他穆博士(Rev Dr John Sentamu)在愛丁堡會議2010(Edinburgh Conference 2010─記念上世紀初宣教運動於1910年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行的地標性會議)的閉幕崇拜證道中指出:今天,耶穌及其福音正面對世界的審判,這個判決取決於信徒的舌頭及生命。
從癮到穩
由本中心主辦,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協辦,並得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的第二屆研討會,於6月4日在香港童軍中心順利完成。
通識一代「搞社關」
一群活躍示威抗爭、以行動表達聲音的青年,滿腔熱血。但凡青年都姓「激進」的嗎?如何理解愛「搞社關」的年青一代?牧者要關心他們所關心,討論他們所討論嗎?是鼓勵還是禁止?如何是好?香港教育學院副教授梁恩榮博士有一番見解……
孤單戰兢社關路
先父喜歡閱報,自小我便有很多機會接觸《工商日報》和《快報》等右派報章,對時事一直很有興趣。此外,我亦十分喜歡看書,高中時看了《天讎》,一個文革時紅衛兵頭領的自述,深深受那大時代的悲劇所觸動,之後,透過《文革雜憶》、《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以及許多有關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令我對中國的情懷越來越深。其後又看了大量與中國教會史有關的書籍,認真思索國家與教會的未來。
八爪魚與世界盃
世界盃曲終人散, 最吸引人注意的, 不是荷蘭隊洛賓的腳法, 不是西班牙隊秀麗的組織, 不是非洲吵耳的樂器, 也不是那個又飄又怪的專用足球。世界盃中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八爪魚保羅」。
還青少年健康書展
去年一眾o靚模於書展中以嘩眾取寵的手法推銷寫真集,加上傳媒不斷以她們的身材及出位行徑作為賣點,造成會場內外均被色慾風氣籠罩,喧賓奪主,完全掩蓋書展其他推廣閱讀的活動,令到不少社會人士深感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