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一代「搞社關」

採訪及整理: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0/07/2010

一群活躍示威抗爭、以行動表達聲音的青年,滿腔熱血。但凡青年都姓「激進」的嗎?如何理解愛「搞社關」的年青一代?牧者要關心他們所關心,討論他們所討論嗎?是鼓勵還是禁止?如何是好?香港教育學院副教授梁恩榮博士有一番見解……
 
 

搞社關青年的理解:

所謂「激進」行為,梁博士認為是可以理解的。他嘗試以當中一些年青基督徒的角度去陳述:
 

  • 這群青年的表達手法,是長期生活在不公義的制度(特別訴諸於議會內的不公義)下的反應,加上建制權力充斥著透過溫和手段也不能改變的結構性不公義。

 

  • 這批青年的基督徒,當面對主流建制教會時感到相當失望。他引用聖經彌迦先知「行公義、好憐憫」的經文表示教會的社會角色很多,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先知」。然而,年青人視一些教會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先知」的角色上失職。不是說教會必須回應社會的大小事情,但至少認為教會應該在具政治爭議的事件上發聲,可惜他們認為教會的聲音非常微弱,甚至沒有。因此他們認為教會縱容,甚或助長明顯不公義的事情。

 

  • 以他所知,這一類的人士不少,過去往往是透過「離開」教會解決落差;然而,今天這些青年不選擇離開,而用可見的(Visible)的行動表達他們對社會或教會的不滿。

 

通識教育都關事?
 

梁博士指出,以前敏感於社會具爭議問題的青年只屬少數,但因通識教育的引入後將會變成「大多數」。教會過往以沉默或不理會應對少數「搞社關」的青年,今天變成「大多數」,還可以不理嗎?
 
09年9月,所有中四學生都強制修讀通識科。在新學制下,其影響力將會逐年加強、加闊。通識科教學目的是要培訓學生批判思考。梁博士指出通識教育的教學法包括了議題教學(Controversial Issue)、體驗式教學(Experimental Learning)及多角度分析(Multi-perspective Analysis)。在教育學術界中已有極多的研究證實,在老師能發揮有效助力、促進討論的前提下,這種教學法能有效培育願意學習批判思考的青年;在香港的通識教育,六個單元之中有三個正正是與社會政治息息相關。[1]這建構出一個必經的平台,令青年多一份「搞社關」的心。
 

兩個小故事……
 

其後,梁博士述說了他在兩個研究中的一些經歷,佐證他的觀察。
 

  • 09’-10’調查:中四通識科所觸及的議題包括:高鐵、菜園村、圍堵立法會、國內維權律師、譚作人。學生的論據未必「有深度、夠理性」,但值得注意是他們義憤填膺的激情表達。

 

  • 05’-06’個案研究:湊巧遇上兩位修讀通識的中六基督徒同學,兩者主要分別是:其中一位的教會對社會政治比較開放,亦有教友閒時討論分享政見;而另一位的教會對社會政治絕口不提。兩者差別是前者的教會生活和學習體驗相符而感到自豪愉快;後者則因教會生活和學習體驗的差別而感到沮喪。

 
愈來愈多關心社會的青年是大勢所趨,教會只能在社關上,與青年共同進退!
 

如何是好?
 
  • 梁博士認為牧養是一種「價值觀的教育」;與「搞社關」的青年溝通有兩個重要的態度:關心社會和胸襟廣闊。關懷民生政治,背後一定涉及價值觀的討論。他引用《不可分割的道德與政治》(Inseparability of Morality and Politics)來說明教會應該參與政治討論。於民主制度中,資源再分配的背後正反映著不同的價值和道德取向,教會有責任在這道德的地盤上,按基督教的原則表達價值取向。教會在社會關懷的工作上是不能忽視的,然而應與社會公義之間取得平衡,爭取基督教價值在公共空間和制度中的彰顯。

 

  • 開放胸襟是本於承認自身的不足之處,更要理解自身只是在有限的知識下,作為真理的理解者、尋索者和建構者,並非擁有真理。因此他認為牧者面對青年,與自己所經歷的不同時,請先開放心靈聆聽和理解後,才能達到尊重、和而不同。按聖經的原則真誠討論,牧者和受眾之間總有能夠彼此學習的地方。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六:8下)
 

[1]單元二:今日香港、單元三:現代中國及單元四:全球化。香港教育城,「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
http://ls.edb.hkedcity.net/Includes/GetPage.aspx?url=%2fcmsContent%2f46&template=%2fhome%2fnav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