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有品上網」嘉許禮暨有品親子講座活動回顧
因著疫情持續及科技進步,學童增加上網時間,容易在網上接觸不同的人及事物,要令他們懂得分辨善惡對錯、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是十分重要。本社的「有品上網」- 青少年品格培育計劃透過製作不同形式的資源,如動畫短片、填色及漫畫冊、教育單張等,讓學童明白如何於不同的場景保護自己。
贍養費的法理情
香港的離婚數字持續增加,很多單親家庭需要依靠贍養費去應付生活開支,但離婚夫婦經常因經濟困難、恩怨情仇或缺乏承擔等原因,為贍養費爭持不休,連子女也受到牽連。
萬事互相效力
在英國政府未公佈香港英國國民(海外)簽證安排前,新西蘭曾經是香港人移民的其中一個熱門選擇。在我所認識的香港移民中,絕大部份透過以下兩個途徑申請移民新西蘭(自己或配偶持有新西蘭籍除外):
重返加拿大之新體驗
初來步到
從香港回流加拿大已接近九個月,偶爾也會在facebook 發放自己及家人的近照。照片多是描繪人生開心穩妥的一面,其實過去大半年的生活可說是苦樂參半,除衣食住行要操心外,心情也會隨著際遇有起有跌……
同行四分一世紀 變幻中堅守使命
明光社自97年成立,至今走過接近四分一世紀,見證著香港在經濟、社會和政治上的轉變,但我們以基督信仰服務香港的心始終不變。
探索博物館的反思:在周邊徘徊還是登堂入室?
在聖誕節期間,筆者一家人出門旅遊,旅程的其中一站是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的探索博物館(Discovery Museum),這是一間專門為兒童而設的博物館,顧名思義,博物館之目的是希望通過互動展覽、活動教學法、多元媒體,去刺激小孩子探索科學。
耶誕節平安夜
又是不同地方,不同用語的問題。香港所稱的「聖誕節」,來到台灣就成了「耶誕節」。「聖」與「耶」之別,究竟哪個比較好一點?
不一樣的過節方式
還記得在香港生活時,每逢平安夜、聖誕節和除夕等節日,各餐廳、商舖,甚或至整個旺角、尖沙嘴和銅鑼灣地區都擠滿人,彷彿熱鬧是慶祝的必要元素。有時,我和家人會在外地渡過聖誕或新年假期,即使在亞洲其他國家,情況也跟香港差不多,因此一直有種感覺這是世界上非基督徒慶祝聖誕節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