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小組查經三:守望者的責任

11/07/2011

遊戲:將組員分為三小組,各自派一個人出來,請他們食榴槤糖。之後組長對所有組員說:「是次查經準備了一些糖果,這三位組員都試食了,讓他們說說是否應拿出來,讓大家分嚐。」
 
吃過榴槤糖的人,只能說「應」或「不應」,不能說出是甚麼糖,也不能做古怪表情,之後組員一起決定是否吃糖。
 
分享:如果我是那三個可以預先知道糖的味道的人,有何感受?

小組查經一:不用盡,不拾回

11/07/2011

小組查經一:不用盡,不拾回
 
熱身遊戲:請各組員將自己的上月/上周的零用錢/人工畫一個圓形圖,並向組員分享自己使用金錢的比例。
 
讀經:(註︰查經部份經文乃用《和合本修訂版》)
 
利未記十九9-10
「你們在自己的地收割莊稼時,不可割盡田的角落,也不可拾取莊稼所掉落的。

公義之行 始於足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11/07/2011

自從1974年洛桑會議之後,不少教會和信徒對社會關懷的意識無疑是逐步提高了,但在教會的日常運作上,社關就好像環保一樣,大家在原則上不會反對,但又不會十分積極參與,不過是葉公好龍。

何謂社關?

11/07/2011

基督教信仰跟其他宗教有很多不同之處,其中包括基督徒相信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而並非靠「行善積德」而來的。然而,基督徒斷不否定行善的意義,而且按照神的心意,我們在得救後更加應該行善。

新福事工協會︰憐恤新來港群體

11/07/2011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路四18)
不少人對新來港人士、貧窮群體都充滿負面評價,甚至歧視。可是,新福事工協會卻視他們為寶貴的,是主所愛的,因此竭力關心神所憐愛的這一群。
 

豐盛髮廊︰良心消費 助人自助

11/07/2011

信徒可有想過,透過消費,也可關心社會,援助弱勢?其實香港有超過300間社會企業,它們要成功營運,全賴你我身體力行,作出良心消費。
 
作為社企之一的「豐盛髮廊」,其義務董事紀治興表示,社企是一盤為公益而做的生意,它的產生是為了幫助弱勢社群。換句話說,消費者光顧社企,不單止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也能夠直接幫助其他人。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倡議政策 為窮人發聲

11/07/2011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主席李炳光牧師關注到本港貧富懸殊問題愈來愈嚴重,社會瀰漫著一股仇富的氣氛,他擔心如果情況再惡化下去的話,社會可能會出現大家不想預見的動盪。為此,教關來年的方向,除繼續其扶貧的事工外,亦會加強政策倡議的工作。
 

基督教宣道會屯門堂︰愛心服侍 傳揚福音

11/07/2011

基督教宣道會屯門堂歐亦沛傳道相信,宣教是宣講與服侍的結合,因此該堂會近年積極推動弟兄姊妹投入地區服務,努力做好「好鄰舍」的角色。
 
該堂會在去年及今年,便開展了兩項社會關懷服務的事工,分別是成立「生命小天使關懷隊」及派發「愛心食物現金券」。
 

扭曲選民意願的遞補機制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0/06/2011

為了堵截有立法會議員濫用辭職而需要耗用大量公帑進行補選,以製造所謂變相公投,政府推出遞補機制,在輿論強烈反對之下,由所謂「敗者替補」改為 「同名單替補」,但無論如何,有關建議皆扭曲了選民的意願,問題不單是有關建議合不合憲,而是根本不合理。

和平理性非暴力,人人給力!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30/06/2011

自2003年反對廿三條立法,引發超過50萬人上街後,「七一遊行」已經成為了每年香港市民出來表達各類訴求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