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上)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04/08/2011

推動香港教育界與內地、境外教育機構交流活動,促進專業發展及合作;推動國民教育,加強教育界之國家民族意識,素來都是新界校長會的宗旨。

未亂世,用重典?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4/08/2011

明太祖當年為整頓社會,以「吾治亂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制定了「治亂世用重典」的《明大誥》。不過,現今除少數極權國家,大多數國家都只會在社會陷入極度混亂的情況下,才迫不得已用嚴苛的法律來懲罰犯罪者。

一直以來,挪威都是一個相對和平的小國,更是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地方。據聯合國開發組織(UNDP)的HDI指數,挪威多次成為全世界最令人嚮往居住的國家。

談正面教育觀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28/07/2011

教育局就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課諮詢教育界,反應極之熱烈,立法會舉行的諮詢大會,由於報名出席人數眾多,會議由一場增至三場。不過,多場諮詢均與新界校長會的進修課程或會議撞期,以致未能派代表出席,但日前我已提交書面意見,期望共策推動有關科目。

傳媒生態靠大眾表態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監察及行動)
28/07/2011

一年一度的「傳媒生態問卷調查報告」又出籠,由18個包括教育、家長教師會、宗教及社會服務等團體組成的「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剛於本月初向大眾公布千多名市民對去年傳媒生態的觀感。

一份最原始真愛的期待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21/07/2011

近日有報道稱有90後女生表示身邊同學每兩人就有一人有性經驗,「半數同學有性經驗」,另有男生坦言只要做足安全措施,發生性行為亦無問題。現時青少年對性開放的態度和觀念,相信很大程度受媒體,例如電視、電影、和報章雜誌以及互聯網影響,他們輕易接觸到歪曲的性文化,錯誤地將婚前性行為合理化、年輕化及即食化。

別以為沒有未婚懷孕就等於沒有後果。

電影理應是一場人性的紀錄

陳龍超     |    電影小組組長
17/07/2011

筆者跟電影小組在一起五年了,還是先跟讀者們打聲招呼︰「你安好嗎?還在跟好萊塢的口味團轉嗎?」
 
3D電影自《阿凡達》的勝利成了電影院的救星,也給觀眾一個理由去放棄等候片刻而租買藍光碟,特效營造的立體感合理地讓劇本素質退居二線,觀眾期望只是追逐無止境的爆破。友人問:「《變形》適合小孩看嗎?」筆者在Facebook內的回應是︰「No La」你的意見又是怎樣呢?

80傳說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17/07/2011

何謂80傳說?凡是80、90後的青少年便一定打破傳統價值、熱衷於街頭抗爭、以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政策的不滿嗎?剛於5月27日舉行,獲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的「80傳說」研討會,便是藉著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及各方專家的分享,向在場約200位參加者展示坊間對80、90後的描述是如何片面,並不足以反映大部份80、90後的真貌。

80後是一個傳說?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7/07/2011

我們的社會有很多傳說。有的很「真」,有的則莫名其妙。不知何時起,人們總喜歡以「x0後」來形容年輕人,亦有人喜歡自我標籤。80後的年青人,多被形容為激進、理想主義、恆常參與社會行動、衝擊霸權的一群。但另一邊廂,消極、不上進、Hea,懶散又是他們的代名詞。究竟今天的青年人是怎樣的光景?
 

被地產霸權蠶食的自由經濟

林本利博士    |    曾任教理工大學,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17/07/2011

長久以來,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都相信香港的成功,有賴其採用自由經濟體系。在這體系下,主要是依賴市場的「無形之手」去分配資源,政府的干預極少。即使政府「出手」干預,都是為了修正市場失效及令市場運作得更暢順。
 

防止校園性騷擾 由性教育做起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7/07/2011

為幫助學校推行生理與倫理並重的性教育,明光社本年積極展開一系列性教育教師訓練,而系列三之「防止性騷擾入侵校園──剖析學校涉及『性騷擾』的轉承責任以及前線個案經驗分享」已於6月11日順利舉行,吸引不少教育界人士及社工參加。

當日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圓融綜合服務中心註冊社工程健祖先生、服務主任竺永洪先生、本社項目主任(性教育)張勇傑先生和葉淑芬律師擔任主講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