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鏡頭背後—「被消失」的反同運潮流
若讀者有留意傳媒新聞,不難發現愈來愈多國家及地方都承認同性婚姻了,大家可能會認為推行同性戀運動是一個潮流,當中反對的也只是一些落後或極權國家。的而且確,去年有不少地方通過同性婚姻,但這只是「事實」的其中一面。
桂林夜市的另一話
今個農曆新年的亮點,一定非「桂林夜市」莫屬。在這幾天春節假期裡,深水埗桂林街一帶(其實在很多舊區也有這樣的情況)因少了食環署人員的驅趕,而成為了小販天堂。久違了的香港地道小吃再次於街頭重現,人人樂於湊湊熱鬧,這不單成為了網上「洗版」的話題,更變成香港人引以自豪的「集體回憶」。
誰來監察「監察者」?
施政報告近日出台,筆者想與讀者提出兩項有趣的觀察。
第一、施政報告以「年青」兩字為標題,有文化大師質疑此詞語是無中生有,因為在中文慣常用法中從來只有年輕,沒有年青,遂推而廣之,指報告的中文水準「水皮」。至近日有傳媒人在自己寫的專欄小格中,指已翻查數本大字典,卻發現「年青」二字,並早成為規範字詞。
這陷阱偏我遇上
登山寶訓的回應 (太 六24-34) (伕名)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
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
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iPhone。」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老友牽掛check甚麼,
睇甚麼;為friends牽掛send甚麼。
真正的老友不勝於like嗎?
低頭?不低頭?「拎有時,放有時」的智慧
現今社會中,智能手機看似快將成為「必需品」,作為家長又可如何教育子女恰當地使用智能手機?我們專訪了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羅乃萱女士,一起探討智能手機與新一代成長的微妙之處。
好apps獻給你
QR Code Reader by Scan
有沒有試過看見一個奇怪框框 (如下圖),然後不知道它有著甚麼作用?它其實是QR碼,作用有如我們常見的條碼,只要利用解碼器掃描便可取得那物件的資料。感謝現代進步的科技,現在只要在手機上下載QR碼掃描app便可以。下載這個app後,便可通行無阻地發現條碼後的故事了。
香港究竟有沒有街道文化?
旺角行人專用區自開設以來車水馬龍,吸引不少表演及藝術人士到來一展抱負;同時,亦有不少創意小地攤於此開業。可是,隨之而來的噪音問題卻對附近居民造成困擾。
因此,在2013年11月中,油尖旺區議會通過建議,將原本每天都設立的旺角行人專用區,改為只在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