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監察「監察者」?
10/02/2014
施政報告近日出台,筆者想與讀者提出兩項有趣的觀察。
第一、施政報告以「年青」兩字為標題,有文化大師質疑此詞語是無中生有,因為在中文慣常用法中從來只有年輕,沒有年青,遂推而廣之,指報告的中文水準「水皮」。至近日有傳媒人在自己寫的專欄小格中,指已翻查數本大字典,卻發現「年青」二字,並早成為規範字詞。
第二、施政報告發表當日,有傳媒用特別的電腦工具,分析施政報告的用字,之後點出文件中居然隻字不提勞工權益和關注性小眾等議題。然而,性小眾的議題原來早就寫在同日發布的施政綱領中。至於勞工權益,行政長官梁振英當天宣稱「沒有講唔等於冇做」;再過幾天,政府就宣布標準工時的諮詢詳情。其後,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發表研究,指出以關鍵字來研究分析施政報告的種種局限。
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次就被人有意無意的抹黑了,要回頭過來做澄清,說一百回也補救不了。就上周,傳媒及政客就不斷用以上方法,以及其他的「道理」去批評施政報告,但當中有多少是合理的意見,又有多少是歪理?我們往往很少監察那些「監察」政府的人及其意見。有些人,特別是一些不用面對傳媒公信力的網民,拿著新聞自由、言論自由、資訊流通等理由,一律按自己喜好,隨心分享——哪管資料是正確還是錯誤、經查證還是未經查。
互聯網使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但這不一定等於事實也同樣快速流通,有時流通的可能只是個人霎時的觀感。這某程度亦是為何今天所謂「意見領袖」的概念行不通:因為大家都以感受及立場先行。若巿民不深入了解這些在電光火石間所作出的回應和評論,都只是一些情緒或未經證實的指控,甚至是一種政治操作,之後就片面地蓋棺定論,結果社會的政策討論就永遠停留於「只在乎曾經吹水,不在乎能否實現」的層次。
曾經刊載於:
成報 8/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