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草食男」與「肉食女」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4/03/2010

今年三八婦女節,嘉芙蓮碧格露憑《拆彈雄心》,成為八十二年來第一位打破男性壟斷,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女性,有報章的標題是「荷李活性別戰,女人贏了」。在一些人心目中,兩性是經常保持著戰爭(最少是競爭)的心態,就好像去年曾經掀起的港男與港女罵戰一樣,但兩性之間若常常想著如何鬥爭是很可悲的。
 

兩性角色的 現況分析和背後的影響

程翠雲    |    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 總監 | 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 創辦人
24/03/2010

近年關於男女的各類新穎名詞湧現,大部份來自日本,也有部份來自韓國與內地,當然亦有土產自香港。關於男性,較多人熟悉的有:電車男、草食男、宅男及港男等,沒那麼為人知曉的則有:玩具男、便當男、經濟適用男、鑽石男、牛奮男、鳳凰男、毒男、DV男、Kidult、王子病等。關於女性,較為人講論的有:港女、肉食女、公主病、中女、敗犬及熟女等,較少人掛在嘴邊的則有:剩女、孔雀女等。

光影路 由連結一群有心人並肩走出來……

陳龍超    |    電影小組組長
24/03/2010

電影小組一直沿用商業電影跟參加者作互動交流,以不同類型電影切合不同預設主題,報名人數因應時節、口味會有所波動。愛情片明顯是較受落的片種,人數一度迫爆了長沙灣舊址,遇上一些較冷門的題目,如認識國際貿易不公等,支持數字回落,多少反映著香港人關注的先後次序。而信徒也不過是人,獨善其身乏力,要越空關懷地球村的偏遠角落,有點為難……

社關?你有關! 明光社「教會社關事工巡禮」

陳永浩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24/03/2010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人子啊,你要告訴本國的子民說:我使刀劍臨到那一國,那一國的民從他們中間選立一人為守望的。」(結33:1-2)

面對無日無之的青少年濫藥、援交、欺凌等風氣、我們看似無能為力;覺得不對,但又好像無言以對。當社會風氣日壞,鼓吹放縱、輕視貞潔、祟尚金錢,人心惶惑的時候,教會豈能坐視不理……

幹細胞與複製人

蕭蔚鋒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實習生●(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實習計劃)
24/03/2010

自從1996年世界第一隻複製羊多莉誕生,社會對複製技術與幹細胞研究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究竟幹細胞與複製技術背後的原理是甚麼?此等技術可如何改善人類生活?

超真實的動新聞

歐陽家和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24/03/2010

 繼上期《燭光網絡》以「為新聞  立界線」

足智之「謀」── 馬會在世界盃前之部署

24/03/2010

由去年在幼稚園樓下興建投注站後,馬會最新的—輪賭博宣傳攻勢是推出「足智即場睇」和「即時足球戰報」,馬會超越了原本只為接受賭博投注的角色,「兼任」傳媒,在其網站上直播本港電視台沒有播放的足球賽事……

平起平坐 更近真愛

採訪:陳穎翎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編輯及政策研究)
24/03/2010

 香港的兩性文化,已從「男尊女卑」進化到「草食男,肉食女」。女性對男性的態度,也從「卑躬屈膝」到「主動狩獵」。教會「姊妹」面對如斯光景,一味的「順服」是否就可解決問題?「姊妹優勝,其實不一定為弟兄帶來張力!」家庭基建創辦人羅乃萱有話說。

投訴的質與量

蔡志森    |    明光社 總幹事
24/03/2010

有謠傳說明光社是一個喜歡濫用投訴的機構,只要瀏覽一下明光社的網頁,便會發現這是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一直以來,我們對投訴的態度是十分謹慎的,過去幾年,每年明光社發出的投訴呼籲只須一隻手掌便可數完,與所謂濫用投訴機制恐怕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