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追擊「人辦」與人民公敵的形成
最近能與悍匪「大富豪」在報章瓜分頭條的,大概只是那位在妻兒雙亡後即往大陸尋歡、被報章冠以「人辦」甚至是「人渣」稱號的陳先生莫屬。傳媒追擊陳先生「興之所至」,甚至連其電髮、執屋、上卡啦OK等瑣事均一一紀錄,周到之處與早前上映的電影《真人show》(The Turman Show)堪作比較。
投訴有效嗎?
明光社成立之後,常鼓勵基督徒向影視處投訴有色情成份的媒體(例如:電視、電台、廣告、報章和雜誌等)。但究竟不斷去投訴是否有效呢?今次筆者找一位過往有投訴色情媒體的朋友作出訪問。
(A代表筆者、B代表被訪者)
A:你可以講一講你過往的投訴經驗嗎?
B:我曾多次向影視處投訴一份報章的色情照片,亦曾投訴一本家庭雜誌,刊登買弄色情之文章及照片。
明光社總結「一週罷買罷看」行動及未來方向
明光社就有關傳媒對於「天平村三屍慘案」觸發的「陳健康事件」,曾於10 月31 日在明報刊登廣告呼籲市民一同在一週內罷買罷看有關渲染報道是次事件的報章及電視節目,是次行動在11 月8 日正式結束。
傳媒將我們的眼睛放在哪?
(原文曾於九月四日《星期五娛樂炸彈》網站刊登,此文經作者整理)
早陣子經常在電視「擸」到《城市追擊》的「電波少年」,後來又發現八月無端端又殺出一群「電波少女」。初時心地善良,以為那是「電波少年」跟風之作(因為開頭又搞一輪體能測試,彷彿相當正經),後來才發現此「電『波』」不同彼「電波」,原來是硬撼亞洲小姐決賽的「土產」賣肉伎倆。
亞姐準決賽帶出健康之道
亞視高層在回應輿論的「賣肉」指責下,多次高調地公開地強調亞姐準決賽會是健康的,適合一家大小收看的節目,大家看後自會明白托詞來回應。既然如此,就讓當晚的選美環節與水上節目說出真相。當然,這也是批評者當有的責任,再次向電視台表達家庭觀眾的看後不滿所在。
香港青少年犯罪的類型
香港青少年犯罪狀況,從過去五年統計所示,他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即盜竊(特別是店舖盜竊),暴力行為(包括侵犯人身及掠奪財物),藥物濫用等。
在一九九六年,香港警方拘捕的人犯當中,筆者選擇青少年犯罪較多的罪案,略作說明,詳情列於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