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從高峰二千的傳媒教育會議談起

31/07/2000

傳媒教育是近期的熱門課題,我們特地訪問了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月蓮博士,問問她有關今年五月加拿大傳媒教育會議的情況和她個人的感受。

報章手法論壇(四)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7/2000

  過去兩個月,有關「上流社會」(純粹指他們的有財有勢,與道德是否高尚沒有必然關係)的私生活經常見報,更成為頭條新聞,一些報章的報導手法值得商榷。

以傳媒教育抗衡傳媒歪風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7/2000

監察日益污染的傳媒是明光社其中一項主要工作,而在監察過程中適當的法例是無可避免的,這是明光社要求修訂過時的《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的原因,目的主要不是禁制,而是要求適當分類,避免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受大量歪曲的性觀念和暴力思想影響而誤入歧途。

新同工分享

李靈亮    |    明光社資訊幹事
31/07/2000

記得第一次發現明光社的網頁時,抱著很大期待。一看之下,怎料,它只是一個未完成又簡陋的網頁,心想,讓我過些日子再來看看吧。一年後,再次進入該網頁,一如所料,網頁依舊未完成,設計依然簡陋,不過明光社已擁有自己的域名,於是「膽粗粗」用電郵查詢能否協助明光社改善其網頁。

傳媒教育的網站介紹

31/07/2000

今期筆者為大家介紹兩個有關傳媒教育的外國網站及一個本地網站。

傳媒教育這個概念,對香港人來說算是一個頗為陌生的概念。但在外國,很多國家早已有一些人士注意到傳媒對大眾的影響,成立了不同的組織,監察傳媒及教育大眾去分析傳媒所傳達的訊息。並且他們將有關的資料放上網上,讓有需要的人士參考。

談「防不勝防」

31/07/2000

由明光社聯同突破機構及基督教電子傳播中心主辨的「防不勝防-如何協助青少年面對網上色情文化」講座,於六月二十四日假座突破機構一樓禮堂舉行。會上三位講者雖就不同專題各抒己見,但最後不約而同認為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親密關係,才是預防色情文化的靈丹妙藥。

報章手法論壇(三)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1/05/2000

今期會重點和大家探討一下娛樂版的手法問題,一直以來娛樂版可說是傳媒污染的「重災區」,經常以男女關係及性作為題材,除了不斷在圖片和標題突出女性的身材之外,亦經常刻意引起讀者對性的聯想,可說到了無「性」不歡的地步!例如:

娛記採訪生涯點滴

31/05/2000

小清當了記者十多年了。她在電視台做過「跑台」,也當過一陣子編輯,後來在報館的娛樂版當記者,在那裡待便快要十年了。小清服務的報館,人家一般稱為「大陸報」,換言之,他們採訪新聞的時候,是採取「大陸報」取向的。這怎麼說呢?報社是有自己的底線的,比如色情三級的材料不會採訪;形象不佳的藝人新聞,一般不載(除非當日的稿件太少)。

另類法庭記者心聲

31/05/2000

二十多歲的阮華,加入某份暢銷日報已經三年;他曾擔任不同版位的記者,剛在三個月前被派往法庭版。以前法庭版的記者人數不超過十人,多數都在高等法院採訪,但最近編輯高層將法庭版的版位由一版增至三版,也增加了十多名記者,分派到香港不同法院工作。

美國社會對色情物品的爭議

31/05/2000

對色情事業和色情物品的管制,一直以來都是爭論不休的課題。像美國這樣的自由社會,自八十年代的印第安納波利斯法案(Indianapolis Ordinance)的事件之後,對色情物品管制的討論,便越來越熾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