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就899期《壹週刊》所作的澄清
2007年5月31日第899期《壹週刊》第76-80頁「性戰沙皇」一文中對本社總幹事有不少人身攻擊,內容不盡不實,除資料錯誤外,亦有不少斷章取義,容易引起誤會,此外,整個訪問過程亦令本社總幹事感到不被尊重。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近日由中大學生報事件引起的討論愈演愈烈,發展為投訴聖經不雅,以及有人聯署譴責明光社,一些傳媒、專欄作家和弟兄姊妹亦對我們作出一些批評,為免引起不必要之誤會,下文會就一些主要的指控作出回應。
關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文的補充說明
本社總幹事蔡志森先生早前撰寫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文,引起張國棟先生關注,並在1041期《時代論壇》撰文要求我們澄清。
首先,該文乃就當時社會上不同人士對明光社的一些批評和誤解而作出,並非回應個別人士及文章,亦沒有提及任何人名及引述某篇文章。
基督教的關社情
基督教的核心價值是愛,我們如何能將這份愛傳遞到社會?以前,當宣教士來到香港傳教,他們透過派奶粉、辦學、提供醫療及社會服務將主的愛實實在在地表現出來。今天,這些服務大部份都有政府負責或資助,教會在這方面的重要性逐漸減少,那麼,教會及信徒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的渠道去彰顯基督的愛呢?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近日由中大學生報事件引起的討論愈演愈烈,發展為投訴聖經不雅,以及有人聯署譴責明光社,一些傳媒、專欄作家和基督徒亦對我們作出一些批評,為免引起誤會,下文就一些主要指控作出回應。
投訴《中大學生報》、《秋天的童話》及《同志戀人》的幕後黑手?
聖經並非不雅又如何
假若你是一個基督徒,聽見聖經有機會被送到淫褻及不雅物品審裁處審核,盼望你第一件事去做的事,並不是立刻跑回教會,號召弟兄姊妹聯署抗議,而是弄清楚,為什麼聖經會有機會被評為淫褻及不雅。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2007年5月3日,多份香港報章的港聞版都報道一名二十二歲的楊姓少女,疑慘遭精神病發母親放火燒死的家庭悲劇,某幾份暢銷報章將這則新聞用作頭條,還大字標題及附上一幅楊女被急救的大相片,相中人全身被薰黑,部分身體組織燒成炭,衣服亦被燒成碎布貼在身上,甚至清楚看見其右手被嚴重燒傷,皮開肉裂,看見相片,令人非常心痛!試想想死者是你的親友,當你看見報紙上的照片,你有何感受?相信,一定比不認識當時人的局
10年吶喊終不悔 一點明光抗洪流
堅持吶喊,坦然面對一切攻擊
最寂寞的人是對著空曠的荒野大聲疾呼而只聽到自己回聲的吶喊者,像一些精神病患者一樣自言自語,不在乎(而事實上亦沒有)任何回應,幸好我們不是!過去十年,明光社在香港這個經濟繁榮但心靈貧乏的「荒野」,就像一個大聲疾呼的吶喊者,堅持一些在某些自認「開明」人士眼中的「保守」價值,但值得感恩的其實我們原來有不少的支持者,我們並不寂寞!
以柔制剛
樓曾瑞,上海出生,12歲來港,完成預科後獲獎學金往美國唸大學,完成碩士後由於對青少年工作有負擔,回港教書,二十年前任迦密主恩中學創校校長,將於今年暑假後退休。樓校長在明光社創立時已是董事,2000年開始擔任主席。
一切從關心青少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