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家庭教育父母有責
在輔導室中曾見過一位爸爸與駐校社工會面,共商如何管教其兒子不再在學校動手打同學及講粗口。兩父子眼大大、臉圓圓、皮膚黝黑,同一個餅印。父親先開口賠不是,接著就對垂低頭的兒子訓話,句句含三字經、助語詞,更威脅兒子說若他下次再打同學的話,定會狠狠揍他一頓作為懲罰。
馬會又再「漸漸」
在敝機構十週年的感恩晚宴時,其中一位嘉賓羅乃萱女仕引述了一個「漸漸」的故事,講述一名大學畢業生往色情酒吧應徵會計工作,老闆毋須作任何游說,只因她看到其他陪酒女郎的收入比自己高得多,於是「漸漸」地轉作陪酒,最終出賣肉體,這正是我們很多社會風氣的縮影!
馬主的天倫樂?
星期天,是樂聚天倫的日子。如果你是一個基督徒,這是主為你所定的安息日,崇拜之後,如何跟隨主的意思渡過,你自思量。就算你不是一個基督徒,按大部份港人的模式,與家人茶樓暢聚,也是常態。
我們必不至缺乏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在賣旗的籌備工作中,我們禱告神給予「明光社」充足的人手及資源去應付今次的「使命」,結果由7月15日本來只有約300多名的義工數目,躍升至賣旗當日超過700人。正說明了上帝永遠是位奇妙的供應者,總是超過人的所想所求。在賣旗的前一天,同工們一起祈求神保守當天有好的天氣。
明光十年
「未怕艱辛踏過了阻困無懼困倦堅守真理一生跟你共挽手竭力齊付出盼用熱誠化做每分光……」
在以上歌聲的伴隨下,及在眾嘉賓、支持者及友好的見證下,本社於七月六日晚上舉行了慶祝成立十週年的異象分享會及感恩聚餐,筵開卅八席,大家熱烈的關心和支持,令全體董事同工十分感動。
若我們也沉默,言責由誰來負?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盞燈,都有一些光、一些熱。基督徒會認為這是主的光,也就是主耶穌所說世上的光──只是就算不是基督徒,每一個人都有良知,都有是非對錯的觀念,不同的是:它們又是否『點得著』?」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擔任明光社董事十年的梁林天慧女士,對被「道德熱話」環抱的香港,有感而發。
「戰爭」不只有刺激一面
打war-game不覺在港已流行了好一段的時間,不是公司用來訓練同事間的團體精神,就是青少年的其中一項消遣活動,不過近年對此活動的熱忱似有退卻之勢,或許與網上遊戲的興起扯上關係,除了像真度高、場景和武器百變外,三五知己更可在舒適的環境空間,來個「元神出竅」,聯群化身成反恐精英挑戰各地「英雄豪傑」,過程縱有傷亡,卻沒有悲哀哭號,皆因一切只是虛擬,你我可在遊戲中經歷無限復活,在這場沒有痛苦的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