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物慾 道德底線模糊 空虛 ── 網上歪風正常化

整理:吳秀紋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27/07/2009

近年援交新聞接二連三,這股風氣仿如甲型H1N1流感,疫情隨著互聯網不斷擴散,情況已一發不可收拾。從失蹤少女王嘉梅疑被殺害肢解案到時下少女將「援交」行為正常化,展開了捍衛道德與拜金主義的角力賽。[1]

網中人,網中淫?

陳永浩博士    |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27/07/2009

由最早於90年代初期在東京MSN?QQ?找朋友?上Chatroom?這些原本是極普通的網上平台,其實都可以是網上援交的重要傳播媒介。究竟現時本港的援交情況,與網上各個交友及通訊網絡有多大關係?
 

是誰播下援交的種籽?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7/2009

援交,一個比較中性的名詞,讓人聽了感覺比較舒服,相對於少女賣淫來說,的確「好聽」得多,就如電影《我不賣身、我賣子宮》中的「性工作者」瞧不起內地新娘而挺起胸膛說:「我只賣身、我不賣子宮」一樣。在這個喜歡去污名化的年代,我們總有辦法將一些事情的真象掩蓋,然後自欺欺人。
 

關注焦點

27/07/2009

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問題(例如賭博),一直都是明光社關注的重點,我們會在每期《燭光網絡》和大家介紹和分析一下,近期在這幾方面一些值得我們關注,會對香港社會造成影響的問題,並一同探討回應的重點和策略。
 

活在「笑貧不笑娼」的e世代

採訪及整理:傅丹梅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27/07/2009

「Hi,我係XXX,今年16歲,清清秀秀,白白淨淨,身材34-25-32,服務範圍:wet kiss,bath together,ml with dom……」大家只要隨意登入一些社交網站或討論區,便很容易找到這類援交少女的自我介紹,情況實在令人擔心。
 
為了讓讀者進深認識香港援交少女的情況,我們訪問了一位警務人員,希望讓讀者認識前線執法人員接觸的個案。

變化就在不知不覺間

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編輯及政策研究)
27/07/2009

早陣子,公眾就馬會擬多加賽馬日鬧得熱烘烘,然而青少年吸毒問題一出,報章頭條全是青少年的臉孔。跟其他社會敏感議題一樣,此議題也就乘機「火速趕路」。相關的政策,據報導,不知不覺已於5月下旬獲「博獎會」通過,之後又不知不覺於7月上旬獲行政會議通過。多個受馬會資助的志願團體,也不知不覺由關注事件變成無異議……
 
在此不知不覺之間,謹將事件再次鋪陳如下:

書展Crossover「o靚模」寫真展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4/07/2009

潮流盛行CROSSOVER熱潮,即是把兩種沒有太大關聯的人和事二合為一。今年舉行的書展亦不例外,一班少女到書展舉行簽名會及催谷她們瞓身拍攝之作──「賣肉」寫真集,而她們的仰慕者亦「逼爆」會場追棒她們。

援交少女最CARE什麼?

張勇傑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性教育)
21/07/2009

我們打開報紙,每隔兩三日就會發現有關「援交少女」的新聞報道。我們從網上的援交討論區中得知援交少女每次性交易收取1,000至2,000元,如果要特別服務就要加錢。從新聞報導我們又知道在2008年11月有中三少女聲稱為前男友還債而在有網上以3,000元底價拍賣初夜,最後以21,000元成交。在2009年6月有少女在巴士上幫人口交,賺取200元「酬勞」來買名牌手袋。

誰是我的鄰舍?

吳慧華    |    明光社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18/06/2009

錯就要認,打就企定,管用嗎?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及研究)
15/06/2009

陳冠希復出姿態明顯不過,選擇在老外電視台接受訪問,或許以英文回應貓哭老鼠事件更為伶俐,他表示心亂如麻,不懂也不便致電,柏芝會否收貨大家心裡有數;訪問中他更坦白承認曾經錯誤、也曾經道歉,但究竟錯在那裡?監相不力,一腳踏多腳,抑或不應攝下親密床照呢?至今仍未披露,不過肯定的只要他沒有影相癖好一環,風波不會發生,濫交、藝人情史統統囂於塵土,網民一概將會零知情,陳生繼續是潮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