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生命及倫理」回顧與前瞻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3/01/2008
除了「傳媒」及「性文化」以外,「賭博」防治;關注「貧窮」;推動「理財」與信仰反思;並拓展教內的「環保」事工等,都是我們關注的生命及倫理課題。
管家型投資態度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3/01/2008
長線等如投資,短線等如投機?買藍籌等如投資,二三線股等如投機?買物業等如投資,股票等如投機?這些簡單的二分法是否還適合今時今日的香港呢? |
食得簡單食得好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3/01/2008
是否有錢就能夠吃得「好」?其實要有智慧地運用金錢去選擇對自己健康的食物,並調整好進食心態,才是最重要。堅持綠色生活及堅守健康飲食原則的綠色生活教育基金主席周兆祥博士認為,香港人飲食習慣「是太過違反自然及健康原則,並且破壞地球。」。
周博士研究健康飲食廿多年,認為香港人無論在選擇食物和飲食習慣都很不健康,引致很多人患上腸胃病、癌症、甚至是免疫系統的疾病。
教會理財
吳澤偉
| 財務策劃公司董事總經理
本社課程「管家型投資新態度」講員
23/01/2008
教會活在資本主義橫行的世代,面對層出不窮的利潤合理化和終極化的崇拜思潮,引致社會兩極加速,知識份子被收編作護航,中產被打壓為奴僕的市場文化,所產生的扭曲價值觀念和利益傾斜,令當代教會群體瞠目結舌!
教會對如斯現況目瞪口呆原因有三
百件衣服一式一樣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3/01/2008
我們如何能夠跳出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讓個人的生活由自己而非廣告主導?接著的幾篇文章,我們請來有心人與你分享「衣食住行」的小智慧。首先便是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研究及對外訓練部研究主任駱穎佳先生,他對城市人如何在潮流衣飾中突圍而出有一番見解。
置業成家負長債!
梁禮鳴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3/01/2008
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憑著香港人的拼搏,衣、食和行基本上不會有大的問題,但由於香港地少人多,唯獨是「住屋」問題,一向都十分昂貴,是不少小市民的無形擔子。
主如明亮晨星
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23/01/2008
聽過「主如明亮晨星」這詩歌唱得最有感受,是在11月的「閱讀雲彩」聚會上。
「我很喜歡這詩歌,這十年,整個社會變得很多,本該最有vision的幾個行業如教師、社工、醫務人員,全倒退了——因為頭上沒有了星星,信仰正是這些星星,有了它,才有力量……」帶著信仰的認真,這晚的嘉賓《時代論壇》社長李錦洪以詩歌點出這大城市十年裡的變化和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