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明光社對設立性罪犯名冊臨時建議的意見書

30/10/2008

對法律改革委員會轄下性罪行檢討小組委員會於今年7月推出關於性罪犯名冊的臨時建議,本社表示歡迎。

從電影《大丈夫》建構的意識形態反思香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12/09/2008

目錄

 
前言                                                                                p.1
 

「七宗罪」!何罪之有?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05/09/2008

早前,有同志團體到明光社新址附近抗議,表演街頭劇,譴責本社犯了十誡中其中七條︰一、不可殺人(指責本社反對同性伴侶獲得《家庭暴力條例》保護,間接令同性伴侶面對家庭暴力威脅);二、不可有別的神(認為本社盲目高舉「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說法甚於基督和《聖經》);三、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批評本社常以上帝之名行惡,打嚎勢);四、當記念安息日(譴責本社曾經在周日舉行籌款,違反禁止安

從沒有突然變天的一票

採訪及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27/08/2008

「只是若然我們做得好,有一天,當他們決定選擇走民主這一途,我們的經驗就可以作為內地的借鑒,讓他們別走太多冤枉路。」李彭廣認為,若論中港政制發展的互動,我們的一票之所以仍然重要,乃是在此。

民主、自由和人權

關啟文博士    |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
27/08/2008

2008年9月7日是香港的立法會選舉日,在考慮如何投手上一票時,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對民主的追求?我的立場是:民主仍是基督徒應支持的目標,但只是次終極目標(penultimate goal),而不是終極目標(ultimate goal)。我們應正視和理解民主、自由和人權等理念的限制,並嘗試尋找超越兩種極端的第三條路。

賭風仍需監察

胡志偉牧師    |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 總幹事 監察賭風聯盟 召集人
27/08/2008

有部份教會人士對賭博常有的誤解是,這只是個人道德操守;基督徒既然不參與博彩活動,我們何須繼續花精力與時間作「限賭」行動?筆者從一開始參與,就表明行動本身不涉及私德問題,乃是公共政策的關注。換言之,對於那些打麻雀或作社交賭博的,我們毋須關注;但對於馬會或賭場作鋪天蓋地式宣傳賭風,或不斷地修改現有規條,不斷地拓展賭業,教會仍要在公共空間中發出合宜的聲音。

「忽然」選舉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27/08/2008

臨近選舉,社會上總會見到忽然民生、忽然民主的候選人,在教會圈子,也有忽然社關、忽然熱心的信徒出現。筆者並不完全抗拒「忽然」,無論對方是假意、或是真心,願意支持一些我們所重視和認同的價值總是一件好事,問題是我們如何令一些本來只為拉票的候選人「弄假成真」,由忽然而變成持續地關心這些議題。
 

民主與人權

戴耀廷    |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27/08/2008

民主

帶笑擁抱邊緣青少年

整理:馮國強    |    明光社義務同工
27/08/2008

 當教育的路愈走愈窄,不少人只顧為學生和孩子跟別人互爭朝夕的時候,曾留學加國,於中大教育學院取得優異成績,卻放棄高薪教席,在長洲隱居教學13年的陳兆焯,於6月27日在本社「閱讀雲彩」分享會上,真心分享他所踏上的教育成長路。

家庭與民主政制

洪子雲先生    |    香港理工大學 專上學院 講師 香港浸會大學 宗教及哲學系 博士生
27/08/2008

根據政治哲學家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民主政制背後正是實現著「主權在民」(Popular Sovereignty)的精神,即社會由市民大眾一起去管治,又或說是一種集體自治(Collective Self-Rule) (不要與「集體主義」“Collectivism”混淆),而非由個別人士或少數貴族去管治。既然是涉及社會大眾,故此民主政治的優劣就非常取決社會中公民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