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風仍需監察

──拒絕「共創賭運之都」
胡志偉牧師   |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 總幹事 監察賭風聯盟 召集人
27/08/2008

有部份教會人士對賭博常有的誤解是,這只是個人道德操守;基督徒既然不參與博彩活動,我們何須繼續花精力與時間作「限賭」行動?筆者從一開始參與,就表明行動本身不涉及私德問題,乃是公共政策的關注。換言之,對於那些打麻雀或作社交賭博的,我們毋須關注;但對於馬會或賭場作鋪天蓋地式宣傳賭風,或不斷地修改現有規條,不斷地拓展賭業,教會仍要在公共空間中發出合宜的聲音。

馬會變質

可惜的是本港大多數堂會較為現實,自2003年立法會通過賭波合法化之後,明顯地來自堂會的聲音越來越薄弱;現時「監察賭風聯盟」較活躍的,多來自機構與社福及教育團體。本港博彩業目前由馬會操控,而馬會早已放棄英國殖民地年代貴族俱樂部的經營模式,轉變為市場導向而要追求盈利的商業運作。馬會基本上不是慈善機構,乃是博彩公司,而其慈善公益只是公關,或「商業化粧」而已。當馬會不再是昔日的俱樂部,且無所不用其極,進行所謂「掠食式賭博」(predatory gambling),不論受害者是窮人或青少年、或欠債人士,皆是其吞噬對象。
 
自賭波合法化之後,馬會絕不心滿意足,2005年要求增加賽馬日,後因馬主與騎師也感炎夏下馬匹難以比賽,並公眾反對,就擱置了有關行動。2006年馬會成功修訂博彩稅,使馬會的賽馬賠率更具競爭性。2007年馬會容許馬主帶同未成年子女進入馬塲觀賞賽事,美其名為「合家歡」,其實是培育更多青少年對賽馬有興趣。2008年,馬會各項投注額均告上升,仍不滿足,竟提出要開賭美國NBA籃球博彩,理由是澳門與外圍均有,馬會怎能「執輸」而不開賭?

歪曲事實

馬會主席陳祖澤高調地以「捱打」形容馬會銳意經營的博彩事業(賽馬、足球與六合彩),根本與事實不符。馬會自2003年受注足球博彩以來,投注額不斷上升,預計本年度足智彩投注額將達340億元,賽馬投注達666.8億元,連同六合彩未公布的總投注額,預計逾1,000億元,2006至2007年度已達1007.79億元。1
 
馬會屢次以澳門賭業為藉口,要求開賭NBA等受青少年歡迎的項目,更不排除將來高爾夫球、網球各式各樣球類運動,皆可投注,基督徒反對把健康的體育運動變質為博彩活動。如有關奧運馬術的宣傳,其中一張海報「為我哋嘅馬術英雄打打氣」,海報並列本港奧運馬術隊代表與另一位本地騎師,魚目混珠,混淆視聽。奧運馬術比賽根本不包括現時本港進行的賽馬形式,乃是障礙賽、盛裝舞步賽與三項賽(原有兩個項目,加多了越野騎馬賽)。馬會的做法,變相騎劫了馬術;不但沒有提升本港人對馬術的欣賞,反使人為之反感。
 
馬會以澳門賭業威脅本港馬會生意,聲稱澳門將擁有40個賭場,提供10,000張賭桌,也與事實不符。現時,澳門賭場29間,而賭桌只有4,277張,澳門特首已叫停賭場的發展,而國內已收緊自由行政策,並行政限制官員前往澳門賭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剛公佈第二季賭場博彩收益共288億元,較第一季減少約10億元,反映澳門賭業正在放緩,不少賭場貴賓廳「空等」來客。

開拓客源

馬會近年來,積極地要向青少年開拓市場,來補充日漸老化的本港馬迷,因此馬會要不斷開賭,加入流行與受歡迎的運動,來吸引青少年下注。全球博彩業已進入新的階段,不再是社交式或商業式,乃演變為「掠食式賭博」。2
 
馬會有意開辦NBA籃球博彩,不在於本港市場,乃在於內地市場。現時內地自由行遊客,只要持有旅遊通行証或護照,就可在港開設投注戶口;然後透過手機或網上投注便可,十分方便。馬會更為身處國外的投注者,提供免費的直通電話。本港立法會於2002年5月通過《2000年賭博(修訂)條例草案》,限制跨境博彩公司在港開賭,但現時馬會向內地同胞招手,婉轉地申明:「任何身處香港境外的人士,包括投注戶口持有人,於使用投注戶口作投注之時,均須自行負責。」為何我們容許雙重標準,本地馬會可向內地或境外人士招手,而境外博彩公司則不能?筆者當然不鼓勵博彩,問題是本地立法會有關賭博政策的法例,嚴重地向馬會傾斜,這就值得商榷!

禍及青年

從過往兩項「香港人參與賭博活動情況研究」顯示,任何體育運動項目一旦合法化博彩,必會驅使更多青少年淪為賭徒。3

馬會針對屯門、元朗及北區的初中生,推出「明日之星計劃」,計劃從中篩選最具潛質的青少年,培養為騎師。筆者支持馬會向本港青少年推廣馬術運動,但把馬術與見習騎師兩者混在一起,同樣令人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