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同性同居是否「家庭」的爭議
最近有關應否將同性同居者加入《家暴條例》爭議的其中一個議題,就是同性同居是否屬於「家庭」,會否影響婚姻的定義。支持同性同居是屬於「家庭」的人士指現今社會不同,應擴闊家庭的定義,不過,並沒提出要擴闊到什麼地步?家庭應如何定義?趙文宗認為家庭的概念並不等同婚姻,婚姻只是眾多家庭關係中的一個元素。
協助同性同居者爭保障
「我五呎五吋高,離開丈夫前只有七十多磅──我想若再不離開他,便要入青山了!」受虐十九載,笑言自己「死蠢」的群福婦女權益會主席廖銀鳳女士,致力幫助有同類遭遇的人士,積極推動政府更新《家庭暴力條例》,以便受虐者在社會中有更大的保障。
香港家庭暴力@現在式
當社會人士熱烈討論《家庭暴力條例》(下稱《家暴條例》)的修訂時,究竟前線社工在處理香港家庭暴力的實況又如何?而有關條例是否可以全面解決受虐者面對的問題?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姑娘,以及危機工作員何綺菁姑娘,綜合了多年的前線經驗,與大家分享現今本港家庭暴力的情況,以及其中的個案經驗。
由不雅、暴力到霸權
有一天9歲的兒子問我:「你嗰個明光社到底攪乜嘢?」我有點不明所以,原來有人在樓下平台截著他說:「你啊爸個明光社好衰!」然後立即走開,令我兒不知所措。聽完後感到很不高興,謹此敬告所有與我不同意見的人士,有甚麼問題歡迎來找我討論,一切爭議與我的家人無關。
關注焦點
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問題(例如賭博),一直都是明光社關注的重點,我們會在每期《燭光網絡》和大家介紹和分析一下,近期在這幾方面一些值得我們關注,會對香港社會造成影響的問題,並一同探討回應的重點和策略。
關心家庭,正視暴力
近期因為應否直接將同性同居者加入《家庭暴力條例》的保障範圍,還是將條例改名和修訂當中的釋義,避免抵觸香港不承認同性婚姻的社會共識,引起社會上不少的討論,其後更加轉化為反宗教霸權的遊行。
以兩性關係法保同性關係
《家庭暴力條例》“Domestic Violence Ordinance”(下稱《家暴條例》)並非一條頻常被使用的條例。執業律師戴少清先生,在執業廿多年的經驗中,處理過不少家事個案,對有關條例有相關的認識和見解。
「趁佢病.救佢命」──
香港因全球金融海嘯而帶來裁員潮,失業人數不斷上升,牽連所及,其他社會問題也將逐漸浮現。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牧師、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以及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救恩堂姚健偉牧師,一同探討在經濟逆轉下教會的回應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