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活在當下的網絡新世代
分享1
作者:唔講,20出頭在職年青人
上網習慣:平均每日在家1-2小時,公司唔計。
我的Web2.0感想:
沒有《一百萬》,幫助《天水圍》= 天方夜譚?
《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下稱《一》)是齣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無論獎項、票房一致獲得佳績,讓觀眾在光影中親睹印度貧窮一面,引發善心人士解囊施以援手,這足以見證影像在動員社會族群改善不平、不公的正面能量。
明光社究竟是怎樣的機構?
由於明光社對色情暴力文化及同性戀等具爭議性問題的立場,過去幾年引起一些教內教外的回應,近期更有衝著我們及其他教會而來的遊行,亦有人出書評論我們。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批評涉及很多不同的議題,當中既有不同的立場;善意的提醒;亦有一些主觀的判斷及個人的憶測和誤解等等,難以逐一回應。
互動、分享、自由的Web 2.0
Web2.0是什麼?大概很多人都聽過像Facebook、YouTube、Flickr、Twitter,1甚至各社交網絡和網誌(Blog)平台,都被稱為Web2.0應用,但究竟它們共通的地方在那裡?
Shall We Web?
互聯網及電腦是今天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在電腦和互聯網普及之前,電視曾造成家長與子女溝通,甚至成為管教子女一大問題,皆因家長和子女一起看電視上了癮。現時上網比看電視更容易成癮,更容易引發家長與青少年溝通問題。因為大部份青少年子女習慣在網上溝通,在網誌Blog上寫日記,在Facebook上載照片,而大部份家長不懂上網,彼此沒有共同的溝通媒體及語言。
「1 – 2 – 3 – 到你?」
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各式各樣的互聯網絡服務,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無限機遇,帶動高增值商務發展,甚至是Wi-Fi無線上網熱點滿佈,人手一機無限上網的同時,我們卻又看見它帶來的壞影響:我們身在Web2.0的國度,但卻只有Web1.0的認知,而事實上Web3.0的文化已經「殺到埋身」……
一網未平一網又起
網絡2.0的發展極為迅速,的確令我們在資訊搜尋、交流,以及溝通上方便了許多,也容易結集力量回應時事,但如果不當地應用互聯網,卻又會替自己或他人惹來一身蟻……
真假難分:
用愛心說實話
同運是一個經過精心部署、有組織、有策劃的運動,亦可說是一場廣告戰。策略第一步就是經常和公開地談論同性戀,大家透過傳媒經常接觸同性戀,便見多不怪。之後就是將同性戀者刻劃成很有吸引力、是受害的一群,同時又醜化反對同性戀的人。其中一個主要宣傳對象是小孩子,因為小孩子最容易受人影響,有教育界人士更直言要將同性戀議題加入幼稚園課程,甚至包括一些刻意質疑學生異性戀傾向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