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積極面對學生人口急降
又到開學的日子了,對一些收生不足的學校來說,開學後亦未能令收生情況有戲劇性轉變的話,殺校只是早晚的問題!據教育局最新的估計,到2016年中一學生人數會比今年再少21,500人,只得53,900人。若以34人一班計算,足足少了600多班 ,最嚴重的情況會有百多間中學收不到中一學生!
居住與工資的不公義
樓價飆升是一個熨手的山芋,政府恐怕落藥太重,會重蹈八萬五的覆轍,被指責為樓價下跌的元兇,成為百多萬業主的公敵。若果不推出一些較明顯的措施,又恐怕那些一直望樓輕嘆,沒有資格申請公屋的中等收入人士(特別是年輕一輩)對政府的不滿程度不斷上升,引發更多社會矛盾。
誰霸佔了我們的街道?
一名老婦由於無牌擺買被拘捕,由於她上月已被罰500元,於是跪地求饒,但最終難逃被檢控的命運,有老翁路見不平出面干涉亦同樣被拘捕。據了解,食環署對隊小販管理早已訂立行動指引,政策上會體諒自力更生的小販,對於不是販賣熟食、不阻礙繁忙通道或是老弱傷殘的小販,只會警告及驅趕,不會即時執法拉人,有關指引合情合理,問題是能否切實執行。
慎防對法治的情緒反應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發現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包致金侄女襲警案後,市民對法治評分跌至2004年4月人大釋法以來新低。當中對法庭公正及司法制度公平的評分,以至退休在即的首席大法官李國能的支持度皆全面下跌。
以生命為中心的退休
有人未畢業就已經計劃早日退休嘆世界,亦有人到了七老八十仍然戀棧其崗位不肯退下來。隨著人口老化,平均壽命增加,60歲便退休是否太早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反對延遲退休年齡的人,主要擔心會令年輕一輩更難上位,不過,長遠來看,年輕人將來一樣會受惠,毋須過份擔心。
為了愛所以轉變
繼書展之後,動漫電玩節的入場人數亦創出新高,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新一代生活的主要部份,調查顯示香港初中學生93%有手機,年青人平均有超過4件數碼產品,例如手機、電腦、數碼相機和遊戲機等。
減壓由父母做起
末代會考放榜,一如過往,有人快樂有人愁,不少應屆會考生表示有很大壓力,因為成績若果不理想,未能繼續升學,又不想重讀中五並且要轉讀新學制的課程,便會很徬徨。其實,人生本來就是要面對很多不同的逆境,而逆境很多時反而能夠幫助人成長,不一定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