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尊重國家自主權及立法原意
2006年,法國一名女士Valrie Gas,在其同性伴侶Nathalie Dubois的同意下,向法國政府申請領養Dubois的女兒。領養遭拒絕後,在2007年,這一對在2002年已註冊為民事伙伴的伴侶,決定以歐洲人權公約第14條(禁止歧視),以及第8條(私人及家庭生活的權利)向歐洲人權法庭上訴。
請勿妄用歧視標籤
最近,「歧視」之詞常被人掛在嘴邊。在加拿大,環球小姐大熱門Talackova因為曾在網上自認為變性人,之前被大會以「非天生女人」為由取消資格。
生之勇氣——在乎喚醒
基本上,求生是本能。一直以來,中國文化都非常肯定生存的意欲,認為人不輕言尋死,所謂「螻蟻尚且偷生」;而當人選擇死亡時,大多是迫不得已,基於崇高的理由。孟子提出捨生取義;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辱偷生,向友人解釋自己不死的原因,言明「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至於以死相諫,又或是選擇與自己政治理想一同殉葬的古人,往往得到後人稱讚或認同。
聖經中的婚姻與家庭
「亂倫」、「一夫多妻」、「姊妹奪夫」、「父子爭權」、「兄弟反目」……聖經(特別是舊約)記載了一段又一段讓不少現今信徒難以接受的家庭面貌,而這些更成為一些非信徒揶揄的事件,甚至提出聖經其實贊同「近親通婚」、「多妻多妾」、「家庭暴力」等的家庭論調。
東山「富貴」西山「貧」
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常用以標明一個地方貧富差距的情況。系數介乎於0至1之間,0表示絕對平等,而1則是極端的貧富懸殊。所以,系數的數值愈大,貧富差距的情況愈嚴重。2010年,聯合國公布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3,成為全亞洲中,貧富懸殊問題最嚴重的地方。
談情說愛,等一等
正當電視台及坊間大力催谷「情濃二月」及愛意綿綿的情人節時,有一項調查顯示,在202位年齡介乎12至26歲的青少年中,有逾半數在初中階段已嘗到失戀滋味,年紀最輕低至12歲,而受訪者平均有四次分手經歷。
誰視我為鄰舍?再思好撒瑪利人的比喻(路十25-37)
「相濡以沫」出自莊子的《大宗師》,意思是說當泉水乾涸,魚兒以口沫互相潤濕,以維持對方的生命。當人遇到困難,最容易伸出援手的往往是血緣之親,又或是身邊最親密的人。但對於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耶穌卻打破了這種「近親情濃」的界線。我們幫助別人,不一定只是出於血緣,又或是深厚的情誼,而是出於「憐憫」。當我們懷著憐憫之心對待他人,我們才能真正及自由地幫助他人而不必加重自己的「負擔」。
「明意識」誘惑,加強性慾望
歷史上三個參與社會抗爭的基督徒
三個基督徒身處不同的時空,面對不同的惡勢力,抗爭手法亦不相同:有和平理性爭取;有武力改革;也有暗地起義。其實抗爭手法是否一樣並不重要,畢竟時空不同,處境亦不同。重要的是,當事人是否忠心、真誠面對自己及神,堅持正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