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

疫情下爸媽的難題與出路

傅丹梅、林天然
傅丹梅(明光社事工顧問) || 林天然(明光社前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4/11/2020

疫情經過了好一段時間仍沒有消退的跡象,很多人出現抗疫疲勞,基層家庭的生活更是百上加斤。本社同工在前一段日子,曾走訪了近三十個基層家庭,希望了解他們的需要並提供一些實質的援助。

兩種思維 兩種人生

林天然
明光社項目主任(生命教育)
22/07/2019

「思維」一詞對大部份人來說並不陌生,聖經中雖然沒有思維一詞,但卻有思量,如:「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二十三7),或用心來代表人的心思,如「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思維的好壞,會影響人的一生。在此,筆者想與大家分享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29+1

生命何時都可以再次起步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9/03/2018

電影由彭秀慧小姐自編自導,同名的舞台劇改編。電影結構仔細、伏線環環相扣、互相呼應。故事發生在2005年香港,林若君、黃天樂——兩位女性雖然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她們的成長經歷、家庭、性格及對生活和成就的看法卻截然不同。突如其來的遭遇迫使她們有機會透過一間住宅、一本日記,將兩人的生命融合起來,此片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將踏入三十歲的女性,要面對事業、友情、愛情、親情與健康等改變。

《哪一天我們會飛》- 我們是否已成為一片齒輪

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7/11/2015

筆者有機會和朋友們看《哪一天我們會飛》的謝票場,這場次是預先公告時間的,好讓大家買票去一睹三名年青演員的風采。這場謝票場全院滿座,觀眾反應亦很好。當編劇陳心遙問在場觀眾如果自己是如主角余鳳芝,會挑與蘇博文還是彭盛華? 很有趣,有九成半觀眾表示會挑與蘇博文一起! 可能是因為受他默默為余付出所感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