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

預演

郭麗明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現為退休人士,業餘農夫。
23/10/2025

自從年初得悉心愛的小狗患了肝病後,我們都經常在「家庭成員」群組內更新小狗的病情。直至三個月前,醫生暗示現階段小狗最重要的就是「快樂」,可以吃少少炒蛋等等這些肝病狗不應該進食的食物。經過一輪飲食和藥物調校後,小狗病情曾經穩定下來。可是,不久病情急轉直下,我們追問醫生,他可能因怕我們難以接受,始終不願意告訴我們應以月或周來預備牠的離開。

疫下的受寵與受驚

陳永浩博士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14/07/2022

平常如貓、狗、兔子、倉鼠,以至刺蝟、蕃茄蛙、狼蛛……許許多多不同的動物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寵物。而於疫情下,大家在家的日子多了,與寵物朝夕相對,相信又會別有一番感受和經歷,當發現寵物也可能會感染疫症,更令不少主人受驚。透過與牠們相處、建立感情,生活有喜亦有憂,亦可以令我們領略信仰、與神的關係及生命的意義!

不知者仍有罪

蔡志森
明光社總幹事
14/07/2022

「不知者不罪」是中國傳統民間智慧,不過,對於法治社會來說是行不通的,最多也只能成為被定罪時的求情理由,因此,了解一些與我們日常生活經常有可能遇到的問題的相關法律便十分重要,否則因為無心之失而被檢控、甚至鋃鐺入獄便不值得了。

免費遊戲與「課金」福音

余啟濤, 歐陽家和
明光社資料搜集員,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1/07/2013
智能手機普及,不論在車上或街上,有人停駐的地方,就有人埋首於手機。他們除了回覆電郵短訊外,還在玩不同的網上遊戲。這些遊戲以免費招徠,透過不同的方式吸引你參與付費的(俗稱「課金」)行為。究竟這種「課金」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
 
以Puzzle & Dragons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