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政治的選擇 -The Righteous Mind

張志儉博士   |   香港傳媒教育協會主席
01/04/2015
專欄:傳媒文化推介

在培訓通識老師的課程中,我喜歡問以下兩題:

  1. 志明和小芳青梅竹馬,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是同班同學,最後墮入愛河,計劃結婚。問題是他倆是親兄妹,你認為這段婚姻可以嗎?

一問之下,反應熱烈,充滿反對之聲,贊成的絕無僅有。但有趣的是反對者的意見通常一致,是跟道德倫理有關。而贊成者卻有不同觀點論據,如只要不生下一代便可;又或者這是個人選擇,干卿何事;亦有說法例過時,需要修改;猶有甚者,更說在聖經故事中,早有亂倫一事。
經過一輪激辯後,我問第二個問題:
 

  1. 老張是個怪人,他的寵物不是貓狗,而是一條東星斑。他又特別為這條魚製造一個魚缸,當其他人拖著貓狗在街上散步時,他則用魚缸載著魚,漫步街頭,引來途人注目。怎知突然有駕駛者不小心,把車子撞向魚缸,弄跌了那條三斤重的東星斑。老張二話不說,連忙把魚撈起,回到家中,要為寵物做最後一件事,就是清蒸東星斑,然後大快朵頤。你認為老張做得對嗎?換了是你的話,你會吃這條魚嗎?

對於這問題的反應,則比較平均,有說吃得安樂,亦有人認為吃寵物有點不對。亦有人說倘若自己農耕,當蔬菜是心肝寶貝,又可否吃這些菜呢?

到了最近,我讀一本書,叫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作者是Jonathan Haidt。赫然發現我上述的兩個例子,作者在書內亦有近似的案例。至於作者的答案是甚麼呢?大家抓來一看吧。

書中有趣的地方還有作者深入的研究大眾對道德的判斷及其原因,其中一點說到我們的道德判斷,很多時都是直覺 (moral intuition)。判斷之後,才用道德理由 (moral reasoning) 去解釋。其實就好像孟子說的一樣,當一個小朋友跌進井裡,看到的人都會不顧一切,撲進井裡救他。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知。

書中又說到大眾對宗教及政治議題的看法與選擇,在多事之秋的香港,可以大派用場。經過研究及理解之後,運用書內的一些理論,獲得更多的支持。

 

關注範疇: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