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如明亮晨星

——堅守媒體small and beautiful的李錦洪弟兄
馮國強   |   明光社牧養主任
23/01/2008

聽過「主如明亮晨星」這詩歌唱得最有感受,是在11月的「閱讀雲彩」聚會上。
 
「我很喜歡這詩歌,這十年,整個社會變得很多,本該最有vision的幾個行業如教師、社工、醫務人員,全倒退了——因為頭上沒有了星星,信仰正是這些星星,有了它,才有力量……」帶著信仰的認真,這晚的嘉賓《時代論壇》社長李錦洪以詩歌點出這大城市十年裡的變化和感傷。

新聞系.星島.傳媒人

李錦洪今天已是資深傳媒人,當初卻只緣於一點誤打誤撞,「赴台唸新聞系之初並不清楚是讀甚麼──入讀,只因總喜歡寫點東西,之後畢業,從台灣拿著系主任的推薦信回港見當時星島的老闆胡仙,半個月後就已經要上班,一做十五年……」
 
記者行業總在光影文字間讓人想像遠馳,十來寒暑的記者歲月中,種種故事教人難以忘懷;「做中英會談時,有一次上京採訪,第三天就要會談了,但我們甚麼都不知道──在哪裡會談不知道、談甚麼也不知道,之後唯有守在英國大使館門口,英方代表出來便call的士追,這真是大時代的採訪。」
 
這位正派報紙的記者,就是後來《星島晚報》的總編輯,一個優秀而具影响力的報業工作者,曾拿了最佳記者獎項,更重要的是,是一位以信仰反省工作的傳媒人;「任何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將生命價值放在首位,踫到撞車之類的事情,是影相還是救人先,在我來說,是後者……」
「神給我肯定,要盡我此生做好傳媒這份工。」「神要我做好的記者,獲得影響力,榮耀祂的名。」講壇上常聲嘶力竭的做光做鹽之呼籲,在現實生活中,大概也不過是這一份踏實。

十五年.抉擇.時代論壇

 「離開星島時,老闆胡仙傷心,她原本打算把星島給我管理,但在星島已十五年了,其他機構如壹傳媒、亞視等也在向我招手,內心有一很強的calling在思索,應否有些轉變?應如何抉擇?」但考慮甚麼?
 
「這是我的雅博渡口,在掙扎,因不祇影响自己,影响整個星島的同事,所以後來我做到足——幫胡仙揾埋適合接班人、搏到最後一刻才走。」只是,回首前事,抉擇總還是不容易。
 
如何看侍離開星島入《時代論壇》;「今天星島已賣盤、星晚更沒有了,而全職入《時代論壇》剛滿十五年,雖沒有甚麼豐功偉績,唯慶幸在香港需要時,我們做了些沒有人做的事,這足以向上帝交賬有餘。」但基督教傳媒影響力始終不及一般傳媒,不是嗎?
 
「不是這樣看的,雖未至於時常於傳媒曝光,但十多年《時代論壇》的日子,還是有很多實而非虛的影響,如不少重要的talk,影響了很多,又如今年開始在城大教EMBA──我是唯一一個沒有博士和教授銜頭的老師;還有幫政府做trainning,其他還有在醫院、社工和校長中做培訓,做觀念和價值方面的傳遞,這有重要的影響。」

同路人.信仰.如煙歲月

李錦洪也是記者團契之創辦人,栽培和守望了不少同路人,「當時教會不太認識記者這行業,記者的工作時間又往往返不到教會,我遂組織了記者團契,同心一起祈禱敬拜分享,最多人時有百多人一起聚會,那時有人說笑──香港最好的記者都在記者團契……」錦洪以懷念的語調朗朗道出那同行的眾多日子。
 
「還有朱牧、老龍他們,說一句話,我們不會多問一句,便參與、行動,這是一份信任,伙伴的關係。」人生因友伴而愉悅,錦洪在細訴與朱耀明牧師、盧龍光院長等的伙伴情誼中,描劃著同路的踏實和力量。
 
畢竟,在《時代論壇》的如煙歲月中,友伴豈只重要,更應是不可或缺,「《時代論壇》的空間其實小,成效比想像中弱,應該可以更加好的,我們有時掙扎應否辦一份更討好的popular報,但我們很清楚,我們的定位是small and beautiful,堅持在華人教會圈子維持一份相對自由的天空便夠了。而《時代論壇》當然有争論,不然便可關門,沒有存在價值了……」
 
從來辦報不易,在香港這個複雜小城辦基督教報紙,拿揑更是洞見和眼光,只是,大概一份堅持,一份義無反顧,便巳是一種靈性、一種訊息和影響。

「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林前四9),錦洪的生命在年月的幻化成長中,見證了上主不變的臨在並生命之豐盛──而這,正是你我生命需要努力和奮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