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淺談釣魚島

朱景玄校長    |    新界校長會會長
06/09/2012

日前,香港保釣人士在登島行動中被日本「逮捕」的事件,喚醒香港人的愛國熱情,同對日本人的行為感到憤慨。網友紛紛向保釣人士表示支持,更有不少市民和平上街表達意見,正好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切入點。

投票前必須思考的三個問題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6/09/2012

9月9日立法會選舉投票之前,有三個問題希望大家一定要思考:

1你希望香港未來四年的發展是怎樣?

明光社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的看法

31/08/2012

我們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的基本信念

  1. 我們支持人人平等同意社會應保障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例如接受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但不同意以反歧視為藉口,將一些基本權利無限擴張。

成功爭取變刁民?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30/08/2012

又踏進選舉月,我們除了看政綱,更多看的,是各種各樣的工作報告,當中又以「成功爭取」或「為你服務第xxx次」的單張最吸引人,因為這種「爭取」、「服務」給人一種務實,做實事,認真為巿民服務的感覺。
 

環保政綱非空談 治標治本方可取

吳庭亮    |    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30/08/2012

環保已變成潮流,在立法會候選人的政綱中幾乎已是不可或缺的部份。然而,基於不同的政黨立場和政治背景,環保政綱背後的理念是甚麼?基督徒如何判斷哪些政策適合香港而值得支持呢?
 

「均衡」事奉

吳庭亮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30/08/2012

陳永浩博士在「樹呀樹呀」一文(p.4),哀悼在颱風中被摧毀的樹木,指出若植樹不當,把樹木視為表面裝飾擺設,缺乏生命所需要的空間和營養,那本應是老樹盤根的大榕樹,也會連根拔起。
 

人在江湖——如何做好職場、家庭與教會的事奉?

整理︰黃展睿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 明光社暑期實習生
30/08/2012

2012年7月份的倫理對談,我們有幸請來英華女學校校長李石玉如女士,石校長在「基督徒如何做好職場、家庭、教會的事奉」這題目上,與20位與會者分享了她的看法和經驗。
 

我們是選舉的關鍵少數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0/08/2012

對於香港基督徒來說,政治是不少人忽略、甚至迴避的課題,除了因為對政教分離的誤解外,也因為香港教會不喜歡、或不懂得如何處理爭議,於是索性迴避一切有爭議的課題,例如政治和同性戀,但我們不理會這些爭議,並不表示這些爭議不會反過來理我們。

樹呀樹呀,是我們人類不好!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義務同工 | 香港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30/08/2012

較早前,香港經歷了13年來首個的10號風球,強颱風「韋森特」的威力非同小可。可香港人的適應能力也驚人,第二天8號風球剛除下,各樣交通工具迅即回復正常,大家如常上班,總之半天之內,一切都回到未打風之前的模樣,除了一棵棵倒下的大樹。
 

選舉與公義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30/08/2012

香港目前的選舉制度是一個在中央與特區缺乏互信之下,充滿缺點的妥協產物。並未能體現公平、公開和公正的基本原則,甚至有不少不公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