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燭光網絡 113期)

真相就是沒有真相?

燭光網絡 113期 (p.3)
14/03/2017

這是個沒有真相的年代?還是我們失去了追求真相的勇氣?

《牛津詞典》將「後真相」(post-truth) 選為2016「年度詞彙」,指「在形成民意的過程中,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很明顯在官僚政客充滿語言偽術;傳統媒介屈從於政治和商業而自我審查;新媒體為求吸引眼球而將真假暫放一旁;網民擇己固執、自創標準的年代等等,令真相變得遙不可及,我們還能相信誰呢?

不過,正如大家唾棄偽善,討厭虛情假意一樣,後真相的出現,正正反映我們心底裡對真仍然有一份強烈的訴求。若果真心難求,我們首先要令自己保持對人的真情;若果真相難求,我們首先要令自己對真誠仍有執著。其實,追求真相和追求真理一樣,我們並非以為自己擁有真理/真相,亦不敢誇口說自己代表真理/真相。我們只是渴慕真理/真相,勇敢地追求真理/真相,並且願意為此而付代價。

就像雲上太陽一樣,儘管真相愈來愈難捉摸,但我們仍堅信真相是存在的,今期《燭光網絡》希望能協助大家撥開一些雲霧,並提醒自己在面對複雜的社會議題;不同立場人士紛紜的意見;以及社會上壁壘分明的對立氣氛,不要被一些表面的問題掩蓋真相,亦不要對真相失去信心。

傳媒與後真相年代

燭光網絡 113期 (p.4)
14/03/2017

英國《牛津詞典》將「後真相」(post-truth) 此詞選為2016「年度詞彙」,並將它定義為「在形成民意的過程中,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此詞的使用頻率較2015年暴增20多倍,最能代表去年充滿情緒性政治的對話狀態。

何謂後真相?

「後真相」一詞最早可追朔至1992年,由塞爾維亞籍美裔劇作家特西奇(Steve Tesich)發表於《國族》雜誌裡,表達「真相是次要」的意思。過去十年則用作描述選民忽略客觀事實,依據個人感性及立場作判斷的政治現象;政治人物得以透過各種精心編造的謊言來操弄選戰。其實後真相與九十年代流行的後現代(post modern)狀況是一脈相承的。後現代主義質疑真相的可能性及真理是否存在,認為真相都是碎片化及斷裂的,每個人對同一事件的詮釋都不盡相同,例如美國不少人質疑全球暖化的真實性,認為只是個謊言;而後真相更進一步,就是群眾對真相不再執著,新聞真假亦沒有所謂,就像社交網絡上及手機應用程式經常傳來傳去的訊息,例如癌病童需轉發訊息才能籌得醫藥費、某區出現騙徒等,都是不知真假的資訊,網民難以分辨,亦懶得去求證。

悄然降臨的後真相時代

燭光網絡 113期 (p.6)
14/03/2017

2016年「後真相」(Post-truth)成為最叱吒風雲的詞語,其以王者之姿令歐美地區的政治翻天覆地,它的影響我們至今仍歷歷在目。然而,當你以為只是彼岸遠方受影響時,其實它亦已在我們身邊悄然降臨,在我們觸手可及的事上,都可瞥見其影響。

後真相年代的興起

如果「真相」就是經過追查後,發掘、揭露事件背後的真正原因、有關人物及始末,而傳媒的職責在於向公眾報道事件的真相,那麼他們更應該有其責任去把真相說出。

雖說有些記者很想把自己所相信的正義說出來,簡單地把黑白分得清楚,這做法卻可能忽略了重要的細節資料,影響了大眾理解事件。不過,我們仍相信不少具有專業操守的記者還會把自己知道的真相說出,而非顛倒是非,將假的說成真。

2016年,後真相這詞用得特別多,亦影響大家很深。在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總統大選中,有政客的言論誇張、罔顧事實,但仍然得到民眾支持,令「post-truth」的使用頻率較去年多20倍。[1]

網絡世界興起令主流傳媒陷落

燭光網絡 113期 (p.9)
14/03/2017

網絡世界及社交媒體的興起,令主流傳統媒體的影響旁落。最多人批評社交網絡是因為出現反智言論及混亂是非,令人聽不到多元的聲音,同時因為回應留言可不具名,於是不負責任,隨意出口傷人的言論可以沒有過濾地展示。然而,社交網絡為何能取代傳媒作為公共空間?

有後真相,是因為主流傳媒不能為我發聲

James Bohman形容,網絡空間作為一個不記名,又開放的平台,早就被形容為最新的公眾空間,這種做法將取代傳統大眾傳媒,將人不斷分眾,由大眾變成小眾,而每個小眾組成的群體均有其自己的公共空間。他當時就質疑,如此一個多層式的空間怎樣可以提供一個空間去整合不同的意見,塑造真正的公共空間出來討論事務。[1]

在資訊汪洋中梳理真相

燭光網絡 113期 (p.12)
14/03/2017

不少知識份子和傳媒人對後真相年代深感無力;然而,在香港本著求真精神積極求變的人亦不乏其數。今期《燭光網絡》訪問了兩間新冒起的傳媒團體,他們分別是「求驗傳媒」和「眾新聞」。縱然他們的工作大不相同,卻有著同一目標——求真。

路見不實,拔劍相助:「求驗傳媒」

「求驗傳媒」,原名「求驗劍客」,在2014年9月成立,一年後正式改名。由「劍客」到「傳媒」,沒有飄逸之感,卻添了一份責任和態度。如此易名,相信他們要強調「求真」並非俠義人做俠義事,也不是要身懷絕世武功才做到,而是個人的基本責任和義務,人人皆可為之。正如他們所言:「我們也相信個人都有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會責任),而對新聞及社會資訊求真驗證,就是我們給自己的責任。」

突圍而出的KOL現象

燭光網絡 113期 (p.15)
14/03/2017

KOL (Key Opinion Leader) 這個詞彙今天在香港已傳遍各行各業,在保險業、金融業及美容業等通通都在尋找多人擁戴的KOL。坦白說,公司根本不重視KOL的人品如何,在商業世界,公司只在乎哪個KOL的影響力大,性價比高,能協助它們接觸到目標客戶群。

甚麼是KOL?

早期的KOL或叫Youtuber,最多是從電玩遊戲出身,比較多人認識的如「達哥」,現在從網絡到電視旅遊廣告都見到他的影蹤;後期一點的有「火雞姐」,她用反諷美容KOL的形式走紅,幾天時間便取得百萬點擊率。過去筆者在講座中或電台分享互聯網生態,許多聽眾十分好奇:為何他們會「走紅」? 

拒絕妨礙真相的心魔

燭光網絡 113期 (p.16)
14/03/2017

人生本來就充滿很多迷思,不幸的是我們常常將謬誤當作真理,將偏見和誤解當作真相。就好像我們以為有圖有真相,往往卻成為看圖造句,以偏概全,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事實的部份,甚或刻意建構出來的所謂「事實」。在真偽資訊充斥、語言偽術氾濫、公關和包裝盛行的年代,我們面對提供資訊的人多,願意仔細分析的人少這困局,究竟應該如何自處?

真相總是急不來

以前我們總認為老人家會愈來愈頑固,而且容易思緒混亂,將不同的時序和事件;現實和幻想;以及自己和別人的經歷混為一談。不幸的是在手機極速傳遞訊息,大家往往只收到同路人分享,而情緒又十分容易被挑動的年代,不同年齡的人也常常會極速地以為自己已經了解一些事件的真相,回應和分享不甘後人,令自己成為謠言和偏見的幫凶。此外,不少網民都充滿正義感,喜歡儆惡懲奸,鋤強扶弱,路見不平出口相罵。不過罵完就算,不會再深究,更少有跟進,因為很快便有另一些值得破口大罵的人或事出現,罵得對不對已不重要,罵得精不精彩才重要。

改革性罪行法例宜作多方面考慮

燭光網絡 113期 (p.18)
14/03/2017

法律改革委員會(法改會)在2016年11月發表的《涉及兒童及精神缺損人士的性罪行》諮詢文件(《諮詢文件》),就涉及兒童性罪行以及涉及精神缺損人士性罪行提出改革建議。本文將就部份建議作出評價。

涉及兒童的性罪行

表一列出了涉及兒童的性罪行的改革建議。其中,《諮詢文件》基於無分性別及性傾向的原則,將“男女肛交”的同意年齡與“男男肛交”看齊(即16歲)。肛交與陰道交根本是不同的行為,故不應將無分性別及性傾向視為絕對原則,將兩性肛交的年齡看齊而向下調。由於肛交是高危活動,因此不論是“男女肛交”或是“男男肛交”,其合法年齡最少應定為18歲,以保障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指出兒童應受到保護,而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人士,而《諮詢文件》亦建議就應否立法保護16歲或以上但未滿18歲少年人徵詢大眾意見。故此,將肛交的合法年齡下限定為18歲,亦符合國際公約的原則。

裂縫中的生命 繖民網絡教會

燭光網絡 113期 (p.20)
14/03/2017

前言:

社會在變、教會亦然,有人以不變應萬變,有人萬變不離其宗,但無論如何,變是客觀的事實,問題只是我們希望先知先覺、後知後覺,還是不知不覺。接下來這幾期,《社關熱話》會嘗試和大家介紹一下近年香港教會和社會面對的一些轉變,大家對有關轉變可能有不同的回應,但總不能視而不見。

一切由雨傘開始

自雨傘運動後香港社會變得撕裂,教會亦然。然而這幾年,不同信徒群體都在整理經驗,以及反省在當前處境自身的角色該如何。繖民網絡教會(UCC教會)便在這個背景下成立,但是除了反省,他們更著重實踐。

UCC教會正式在雨傘運動後一年登記成立,原因有不少信徒於運動後在教會感到迷失。UCC教會的江海生長老表示:「一些教會比較保守,教牧絕口不提政治之餘,也不准信徒談政治。我們甚至遇過一些信徒,因在教會關心政治議題而被趕走。另有一些信徒,發覺教會的教導及牧養已不能對應現時社會狀況,因而離開教會。」UCC教會初時只在網上運作,當時稱為傘民網上教會,後來與他們聯絡的人愈來愈多,教會開始察覺在這方面的牧養需要,因而也邁向成為一所實體教會。

同運議程 LGBT Agenda(2017年2月)

燭光網絡 113期 (p.22)
14/03/2017

過去幾年美國的同運勢如破竹,今年繼續從不同的層面推進。然而,新任總統特朗普就職後一方面表示會盡力令LGBT族群不受暴力或恐怖主義威嚇,但同時亦就過去被打壓的宗教自由表達了一些關注。

國際

美國LBGT的政治正確

愛爾蘭籍Sara Kelly Keenan成為美國首名獲發「雙性人」出世紙的居民。Keenan是斯威爾症候群患者,出生時同時擁有男及女性的性徵,家人及醫生一直告訴她是女生,直至年約50歲才知道自己出生時是雙性人,於是向政府申請更改出世紙上性別一欄為「雙性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