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後真相年代

梁麗娟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14/03/2017

英國《牛津詞典》將「後真相」(post-truth) 此詞選為2016「年度詞彙」,並將它定義為「在形成民意的過程中,訴諸情感與個人信念比客觀事實更重要」。此詞的使用頻率較2015年暴增20多倍,最能代表去年充滿情緒性政治的對話狀態。

何謂後真相?

「後真相」一詞最早可追朔至1992年,由塞爾維亞籍美裔劇作家特西奇(Steve Tesich)發表於《國族》雜誌裡,表達「真相是次要」的意思。過去十年則用作描述選民忽略客觀事實,依據個人感性及立場作判斷的政治現象;政治人物得以透過各種精心編造的謊言來操弄選戰。其實後真相與九十年代流行的後現代(post modern)狀況是一脈相承的。後現代主義質疑真相的可能性及真理是否存在,認為真相都是碎片化及斷裂的,每個人對同一事件的詮釋都不盡相同,例如美國不少人質疑全球暖化的真實性,認為只是個謊言;而後真相更進一步,就是群眾對真相不再執著,新聞真假亦沒有所謂,就像社交網絡上及手機應用程式經常傳來傳去的訊息,例如癌病童需轉發訊息才能籌得醫藥費、某區出現騙徒等,都是不知真假的資訊,網民難以分辨,亦懶得去求證。

後真相的情況為何會出現?

其實對真相(truth)的看法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理解,像中古時期真相(或知識)是壟斷在教皇及國家威權之中,平民百姓不能輕易挑戰他們對真理的看法,例如當時天主教會設立一個世界觀正統理論——地心說。這論說指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都是圍繞地球運行。這說法後來被證實為錯誤,但在當時教會卻以此當作世界觀,視之為真理。而近代新聞及傳播的觀念及對真相的認知是建基於啟蒙時期的理性及科學主義,相信以科學求證的方法可以找到真理,而社會上不同的意見紛陳亦會令真相愈辯愈明。

當代新聞學建基於此科學傳統,所以記者同樣會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不偏不倚公正態度尋找事實及證據來推敲,希望接近真相。新聞界所高舉的真相其實是可觸及的真相(Practical Truth),有時真相要經過時日及事件的累積才可以完全了解。傳統媒介對真相的堅持,主要依賴大眾傳媒年代對公共空間的壟斷,大眾傳媒作為消息及真相的把關人,相對而言令真相放置在社會精英及權威的框架下,假消息、謠言等資訊,主流媒體把持專業精神,令非事實難以廣泛流傳。

後真相的情緒在後現代社會早已存在,單從《蘋果日報》創刊後的煽情誇張失實報道仍獨領風騷可見一斑,但這種情緒轉化為行動到公然挑戰真相的正統性,要到社交網站的普及,以至人人都可以成為資訊提供者的時候更為明顯,再加上傳統主流媒介的把關角色旁落,以及傳統主流媒介不再是受眾倚賴的消息來源,透過社交媒介轉發的新聞比傳統媒介流通更遠更廣,而資訊是否廣傳則主要視乎其爆炸性而不是真與假。最明顯的例子,是特朗普在選戰中曾發表大量謊言及虛假新聞,例如傳說他獲得教宗支持,對手希拉莉被揭發大量已填寫了的選票等,這些謊言廣泛流傳於社交網路。儘管許多主流傳媒已指出失實,卻未能平息謊言帶動的情緒,擁護者都是選擇性接收對自己立場有利的言論,最終特朗普當選。可見選民的情緒凌駕理性判斷,顯然是「後真相政治」的成功。

後真相時期新聞界自處之道

在後真相年代,新聞界面對最大的衝撃除了是權威不再、大眾淪為分眾,還要面對社交網絡散佈的虛假消息、公民新聞及謠言等的競爭。而實體新聞例如紙媒等面對銷量下滑、人手不足及與網絡世界爭分奪秒,亦難免影響訊息的準確性及新聞質素。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訂戶能逆市上升,主要在於它對消息真偽的驗證功能,可以在瞬間指出問題所在,因此引起有識之士的追捧。香港的網絡新聞中最近出現的「FactWire」及「眾新聞」等,除了反映網絡勢將取代實體傳媒的大勢,亦可見傳統資料核實此工序比以前更重要。而「眾新聞」由一班資深新聞工作者領軍,希望傳承知識份子優質新聞的傳統,目的亦在於建立及擴大一個知識社群,讓新聞界對真相的堅持能傳承下去。

基督徒面對目前社會及世界上是非曲直、黑白不分的狀態,應該不會陌生,因為《聖經》早已有預言,,在提摩太後書四章3至4節中保羅早已提到 「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

真相時代顯然是末後的世代,基督徒在社會面對的從來都是一場屬靈戰爭,信徒更要謹慎自守,建立堅持真理的群體。事實上,當真相成為稀有產物時,更突顯真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