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汪洋中梳理真相

求驗傳媒和眾新聞的夢
李卓乘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4/03/2017

不少知識份子和傳媒人對後真相年代深感無力;然而,在香港本著求真精神積極求變的人亦不乏其數。今期《燭光網絡》訪問了兩間新冒起的傳媒團體,他們分別是「求驗傳媒」和「眾新聞」。縱然他們的工作大不相同,卻有著同一目標——求真。

路見不實,拔劍相助:「求驗傳媒」

「求驗傳媒」,原名「求驗劍客」,在2014年9月成立,一年後正式改名。由「劍客」到「傳媒」,沒有飄逸之感,卻添了一份責任和態度。如此易名,相信他們要強調「求真」並非俠義人做俠義事,也不是要身懷絕世武功才做到,而是個人的基本責任和義務,人人皆可為之。正如他們所言:「我們也相信個人都有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會責任),而對新聞及社會資訊求真驗證,就是我們給自己的責任。」

「求」成立兩年多,在facebook設有專頁。一直以來,他們破解不少網上流言和假新聞。例如,2016年9月網上盛傳肖友懷(懷仔)申請單程證居港,12月更流傳他「終獲單程證居港權」,兩次均被他們揭穿,其帖子在facebook上平均獲分享百多次。本年元旦,《明報》更邀請了「求」評選2016年十大假新聞,足見其成績。[1] 我們透過互聯網查詢他們組織的性質,他們戲稱自己是「志願組織」,因為他們「沒有收入,也沒有酬勞」,只是由一群「『有心人』組成」。這些「有心人」各有正職,所以只能在公餘時間做資料蒐集及發文。如此工作,必然辛苦,但他們說會堅持下去。

小心求證 不做謠言散播者

或有人會覺得奇怪,既然他們不是新聞工作者,為何還以傳媒自居?對此,「求」說因為他們做的是「一個傳媒應該做的工作--尋找真相及破解謠言。」但我們知道,這「應做之事」在今時今日可能已是額外要求。「求」甚至對我們說曾有網媒把劉青雲fans群組的言論當作是劉青雲說的,然後以新聞報道出來。故此,「求」希望「傳媒能夠肩負求證的工作,避免因為搶新聞而變成散播謠言的幫兇」。

除寄語新聞工作者,「求」對一些以新聞網站作包裝的內容農場(Content Farm)更是深惡痛絕。內容農場指一種獨特的網站,他們聘用大量寫手運用各種網絡數據創作文章,以期在各大搜尋器和社交媒體中得以優先出現,最終旨在推高點擊率和瀏覽量從而賺取廣告費。[2] 這些網站為了盈利和吸睛,往往忽視消息的真確性,更甚者會主動造假,標題用上「爆料」、「記者證實」、「突發有圖」等字眼,極盡誇張和煽情之能事。「求」舉了幾個有名的內容農場:twgreatdaily, daliulian, apple01,建議網民小心「中伏」。

People want to believe what they want to believe

世界已進入「後真相年代」,「求」也說他們經常慨嘆「狂瀾總是無力挽」。運作兩年多,很多網友看到疑似假新聞或錯誤訊息,都會主動「報料」,請他們求證。然而,他們一個小專頁又如何抗衡龐大的假資訊?其實「求驗」不難,他們輕易就說出幾個簡單方法,例如留意消息來源、搜尋文章的引文和利用Google的圖片搜尋功能等。也許只是人們不願做,因為「People want to believe what they want to believe」。如此說來,現今的科技發展甚至令我們更易找出真相。「求驗」和「求真」確實不必用劍,卻要一套內功心法:接受不在我們意願範圍內的現實。

當「求」強調抗衡假資訊必須改變人心,希望大眾一同努力時,另一間傳媒機構則以「眾」為名。他們就是「眾新聞」。

神聖的事實:眾新聞

「新聞應該客觀、準確、公允、持平,意見可以自由,但事實是神聖的」在2016年12月30日晚,facebook出現了一段短片,劈頭就是這句;隨後,畫面轉移,出現的是劉進圖。兩日後元旦日,李月華、麥燕庭、陳滔文、陳伯添還有劉進圖,在記者會上宣佈「眾新聞」正式成立。

與「求驗傳媒」不同,上述幾位不是一般網民,而是有名的資深傳媒人。也許,對新聞工作者而言,他們幾位本身就代表對新聞的執著。除此之外,「眾」的陣容還有安裕和楊健興等名家。他們走在一起,為的是甚麼?

多個原因令言論光譜縮窄

「整個言論的光譜縮窄了很多」,「眾」的總編李月華女士在接受我們訪問時,如此評論香港主流媒體自回歸以來的發展。「我們已沒有右派報紙」她說,「很多報紙都pro 建制……難聽點說是在包庇」;而傳統較中立的報紙亦一個個陷落。她認為此情此景,不能只歸咎於北京的壓力,又或讀者質素下降,歸根究底是主流媒體自甘墮落。另一方面,科技發展也令言論光譜變得更窄。社交網絡的興起令媒體的「品牌效應」變得模糊,亦造成了「回聲谷」和「同溫層」等問題。「我們在香港言論最多元、最百家爭鳴的年代投身傳媒業,大眾對傳媒業有很大期望,覺得有必要『做D嘢』」她說。

在資訊海洋中疏理出脈絡

這一群傳媒人起初因為劉進圖被襲而聚首,交流之下有了初步概念,但依然相當模糊。去年四月,《明報》總編鍾天祥以「節省資源」為由解僱當時的執行總編安裕,全城嘩然。至此,他們開始積極籌備「眾」。由蘊釀到成立,歷經兩年時間,目標也相對明確。「我們不是要取代主流媒體,而是提供多一個選擇,補充主流媒介沒有做或不做的東西」。

那些「東西」是甚麼呢?李月華當日說了很多:首先,「眾」希望成為一個平台,讓左、中、右的聲音都有空間在其上發聲。這就是「眾新聞」網頁上「眾聞」欄目的部份。另一方面,「眾」會活用其手中最大的資產:一眾資深的傳媒人。「他們對新聞和時事的洞察力會比其他媒體的工作者更強」李月華說。誠然,坐擁如此明星級陣容的「眾」確有這樣說話的資格。這種對新聞和時事的洞察力,在如今碎片化和海量的新聞資訊中,顯得尤為重要。「眾」會活用他們分析時事,並作深度調查。

沒錯,「事實是神聖的」,但不是所有事實都同樣重要;這一特色,在「眾」有關梁振英沒有申報其與日本DTZ公司和TPG財團利益關係的報道中表露無遺:報道所引用的資料都是公開的,但「眾」卻能在無數事實中,把握最關鍵和重要的那些,那就是新聞和資料的區別。

積極發展數據新聞

此外,「眾」會大力發展數據新聞。所謂數據新聞,是指一種活用網絡和各種大數據系統作報道的新型新聞。數據新聞不是要像報道民意調查般報道數字本身,而是透過收集和分析數據,指出當中關鍵的現象和趨勢,最終將其視象化。這就是《眾》的網站中,「眾數」欄目的部份。

最近針對政府換屆,「眾」就與TAF DATA合作,收集和分析社交媒體上各個參選人的「正評」和「負評」數,從而得知其趨勢,繼而得知各參選人的動態如何影響其網上形象。[3] 「數據新聞是為傳媒業開了很大的一個領域」,李月華說。與傳統新聞比較,數據新聞不再以「故事」和「事件」為目標,轉為以整體的社會現象為對象,而數據則是得知現象的手段。顯然,後者所呈現的事實不論在深度、廣度和客觀程度上,都較前者為優。就在其他人慨嘆網絡和科技「摧毀」了新聞業,還在緬懷舊日時,「眾」卻力求創新,活用科技和網絡的優勢與時代一同革新。「外國新聞業甚至已在想如何用VR技術做新聞」,李月華說時難掩興奮之情。「香港的新聞業滯後得很利害,還不太知世界發生何事」,她說一眾員工希望「眾」能探索做新聞的其他眾多可能。

後真相並非障礙

問及如何看「後真相年代」,李月華坦言不會將其視為「眾」的障礙。「每個年代的人都傾向關心自己喜歡的東西」她如此說,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大概是她的習慣,「不過科技將這部份放大了」。「每個時代都有其挑戰,關鍵是我們如何回應」她說。

「事實是神聖的」,這句話由英國《衛報》主編C P Scott在記念《衛報》一百週年時寫下的,這話本身就有很強的宗教情操。當啟蒙運動來臨時,人們急著說基督教的末日到了。二百年後,基督徒不降反升。「求驗傳媒」告訴我們在所謂的「後真相年代」,「真相」比過去更易求證;而「眾新聞」則告訴我們,更為深入及縱橫的「真相」其實近在眼前。今日,我們急著說「後真相年代」,彷彿已到世界末日,但十年後,我們又會否恥笑自己?也許,就在於我們有沒有突破自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