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高質素網絡新聞有賴公眾支持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4/03/2017
對於網絡新聞,相信有不少人仍是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在社交媒體中朋友流傳的就看看,無論對其出處、真實性或報道角度等方面,都未必深究。對於這些網民,他們不在乎新聞質素的高低,因為他們對於求真的追求意欲不大。
電影小組活動回顧 - 《愛情上半場.完》《踏血尋梅》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4/03/2017
2016年第十二回《愛情上半場.完》- 不斷的拆毀和重建的人生
電影講述年輕的男主角Davis在失去太太後,透過不斷向顧客服務員Karen撰寫告解般的信件,並透過和她相處而得到心靈的釋放。他亦以一種很極端的方法,將人生拆毀,並於最後重新起步。
書櫃斷捨離,化作隨街跳的蛤乸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03/02/2017
早陣子在清潔家居及執拾物件時會想起「斷捨離」,即如何減少家中物品,並割捨和離開家中不重要與不需要的物品。但是,每人對不同的物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執著。有些人見到靚衫總是想買,有些人則是對鞋、手袋、廚具等不同的物品難捨難離。
電影小組活動回顧 --《我的少女時代》《紀念日》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3/01/2017
電影小組十月和十一月的主題是探討愛情,因此我們邀請了好好戀愛學堂堂主任杜婉霞小姐(Joanna),以陳玉珊執導的台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與葉念琛執導的港產片《紀念日》為題材,向大家講述戀愛拍拖及維繫婚姻的要點,她亦分享了一些輔導個案,讓大家更了解兩人相愛可能遇到的難題。
網媒影響力不容小覷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11/01/2017
網絡發展已進入「可讀可寫可執行」的Web3.0時代,新聞業的生態被徹底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已不一樣,對資訊的需求亦愈來愈快,令一批網媒短時間內崛起。它們不但為網民提供了許多新聞資訊,也同時令不少紙媒感到壓力,有些合併出版,甚至停刊。
小心保護自己 免落入網絡欺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傳媒教育及行動)
29/12/2016
網絡自由度高,相比起面對面的溝通,人們似乎比較容易隔著螢光幕,於網絡評論時事及人物。但有時可能會過了火,傷害別人,成了網絡欺凌;或燃起火頭,被人追擊和欺凌。
消費用良心 世界可持續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1/12/2016
「你的心若顧念飢餓的人,使困苦的人得到飽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升起來,你的幽暗必變得如正午。」《聖經新譯本》〈賽58﹕10〉
文﹕郭卓靈 (明光社項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