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寫在上職前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明光社是在一次崇拜中,蔡志森先生在講道中打趣說明光社就像三更半夜打更的看更,又像外圍股市分析員:在大家都睡了的時候,為大家守望。這使我想起了往年港大團契在校園裡張貼了的一張大字報-從前耶穌說我們要作鹽,今天耶穌說我們太淡了。
反對賭波合法化=道德的法西斯主義者?
就賭波應否合法化的問題,社會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些討論詳列外國的研究以及對香港社會現象的分析,旁徵博引,令人無論贊成與否,都對問題有更深入的反省。可惜亦有不少的討論卻純粹是情緒發洩,無的放矢,但謊言說上十遍,一些不知情的市民卻信以為真!
及早關注香港青少年賭博問題
在筆者的輔導小組裡有A先生及B先生兩名病態賭徒。A先生今年四十六歲,是一位旅遊業的管理層人員,已婚多年並有兒女;B先生今年三十歲,未婚,是一名金融界的行政人員。A先生和B先生同是熱衷賭馬,只是賭齡不同;A先生賭馬已有三十年,而B先生則有十五年。A先生在以往的賽馬中,已輸掉了約二百萬;而B先生則輸掉了約一百萬。
扭曲了的「性」
編輯邀稿時,為這篇文章點出香港時下性氾濫的背境﹕「香港人越來越開放談性,但與此同時傳媒及互聯網商亦看準性慾擴張所帶來的商機,而以不同形式提供色情資訊,雜誌隨書附送性感女郎小冊子,報紙有嫖妓指南,有線電視有成人電台等等。香港社會越來越性開放及強調沒有底線的多元性愛文化,這怎樣影響香港信徒呢﹖信徒如何自處呢﹖」
沒有開始過的教會性教育
編者按︰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Teen Aids)是一個專門向青少年推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的非政府及非牟利機構。她的服務對象是青少年、包括其家長、老師、社工及有關之專業工作者。宗旨是通過遊戲及藝術向青少年進行性教育及愛滋病教育,讓青少年能健康自信地成長,並能面對性及愛滋病等各種疑惑。
青少年性教育熱線響過不停,電話的另一端是一把斯文、敏感的男聲︰「你是基督徒嗎?」
雜誌論壇 炎夏將至,為您的頭腦「燒燒脂」!
香港的潮濕炎夏令人納悶,不過香港人多數不用與大自然「打交道」,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都被「空氣調節」掉。不過有些季節上的變化,卻不是文明科學可以調節,使人活得較暢快;相反正因為科學商品化,使人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季候性煩惱。
「夏天到了,係時候作修身豐胸?儱C」(修身堂)
性倫理
性具多方面的意義,在此簡單的辨別性(sex)和性特質(sexuality)。性特質是由四層組構而成:(1)初生的性(natal sex)、(2)性身份(sexual identity)、(3)性別角色(gender role)、(4)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初生的性是指生下來之時,定嬰孩為男或女的肉體(physical)和生物(biological)特徵。
引人亂「性」──莫讓自由主義的性革命張牙舞爪!
很多調查顯示年輕人在「性」方面 愈來愈開放!婚前性行為、同居、婚外情、同性戀對不少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許男女相悅而沒有性行為才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