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子女應否認識同性戀?
吳秀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09/11/2009
對於子女並非同性戀者的家長,他們大多不太強烈反對同性戀,但也沒有贊成。他們大多認為,成年人的性傾向較難改變,故也不排除有些人天生有同性戀傾向。但大部份都認為同性戀是出於心裡、環境以及家庭的問題,是以青少年期間灌輸正面的戀愛和婚姻觀實有必要。
「要講」 老師都要坦白
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編輯及政策研究)
09/11/2009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先生,在中學任教廿多年,近七、八年致力於教師培訓工作。他認為這二三十年,後現代社會的思潮不斷衝擊傳統理念。
過猶不及的同志友善政策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9/11/2009
多元共融、互相尊重是一幅很美的圖畫,相信大家都希望能建立一個關懷弱勢、沒有歧視的社會,但面對一些具爭議的課題,採取一些過猶不及的措施,只會適得其反。
「偷換概念」的性別平等教育
09/11/2009
若說外國的同志運動,是源於其向來追求社會各個族群均獲平等對待的主張,而婦權運動就是其搖籃的話,華人社區的同志運動,也有相類的軌跡:華人社會長期的男女不平等,在台灣產生迴響,相關的善意政策,同樣也在進入校園時出現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