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困局 . 人生

舉辦日期: 
19/05/2015

我們都是正常人,人生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這些問題可能來自家庭、也可能來自工作、感情、人際關係、又或是健康、經濟……有時候問題很快便得以解決,有時候卻如一盤殘局,人便如棋盤上的棋子,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突破當前的局面。

在光與影的世界,不少角色都在演繹一個又一個的困局,他們的掙扎,他們的苦況,他們的解決之道,有多少與你的經歷相似,又有多少讓你從中得到啟迪。

歡迎大家參加第三回的生命倫理對談,一同藉著電影來分享人在困局中的故事及倫理選擇。

感情 . 人生

舉辦日期: 
20/01/2015

2015年,生命倫理對談與大家分享不同題材的電影,笑看人生。歡迎電影愛好者透過不同的電影,一起來探討及反思人生中會面對的感情、理想、生死、倫理抉擇、信仰等倫理價值觀。
 
第一回:感情˙人生
在簡單及平凡的日子當中,感情如何被栽種澆灌,有一天,當「遺忘」、「記憶」、「忘愛」、「死亡」降臨時,這段情如何延續,電影「奇幻逆緣」中女主角一句what is your name,讓一切重新開始。 當生、老、病、死不順序時,愛上一個天生不懂老的人,兩人注定不能白頭到老,您還愛嗎?
 

教育主場上的自由搏擊

文麗兒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21/11/2013

明光社於2013年10月4日舉辦了本年度第三次性教育教師訓練,題為「電影中的性教育課」,邀請了身兼影評人、紀錄片導演及價值教育導師的陳龍超(Samuel)擔任講者。是次約有三十多位老師及青少年工作者參加,透過課程探討如何利用電影媒體進行價值教育。
 

大眾文化與倫理系列 ── 電影

舉辦日期: 
31/01/2013

一提起道德、倫理價值觀,有不少人想到的可能只是某些人的高言偉論,又或是某些哲學家艱澀難明的理論,似乎與一般人的生活無關,甚至是不合時宜的東西。
 
其實,道德、價值觀並非形而上的學問,也沒有與一般人的生活脫節。事實上,大眾日常所接觸、社會上流行的事物,如電影、歌曲、youtube片段、動漫、小說、電視劇及衣食住行,它們都反映了某方面的價值觀和文化特質。究竟這些事物所反映的價值觀是甚麼?作為基督徒,面對流行文化,是否只是一味抗拒?還是可以從中明白現今社會的價值觀?又或是透過它們引發倫理討論,從而提高自己對流行文化的鑒賞力及分析能力。
 

V,喻意著一個階段的結束

陳龍超
明光社電影小組組長
20/11/2011

10月份在電影小組推出《V煞V for Vendetta》,背後原因是世界各地社運轉趨熾熱,「佔領華爾街」掀起全球不同國家陸續響應,而《V煞》面具亦成為社運的一個重要符號(symbol),它指向是怎麼樣的意義(meaning)呢?各自表述也需從文本(text)起步,閱讀電影《V煞》自然是分析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