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組活動回顧 -- 《樹大招風》《當這地球沒有貓》
《樹大招風》(Trivisa)
《樹大招風》為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內容改編自三位罪犯張子強、葉繼歡及季炳雄(即片中的卓子強、葉國歡及季正雄)的犯罪故事。
《樹大招風》為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內容改編自三位罪犯張子強、葉繼歡及季炳雄(即片中的卓子強、葉國歡及季正雄)的犯罪故事。
紀錄片《未竟之路》的初衷旨在記錄2014年大專罷課,及後意外地再記錄到926衝公民廣場、928的催淚彈、79日佔領,再到政改...當中的點滴,而片中兩名主角馮敬恩(Billy)和許彤(Popsy)在過程中的分享,也讓我們可以一看青年在事件中的經歷及想法上的改變。是次很高興可以請到本片的導演林子穎小姐及黃頌朗先生來到我們當中分享。
日期:2017年7月12日(三)
時間:19:30-21:30
嘉賓:紀錄片導演林子穎小姐、黃頌朗先生
地點: 明光社訓練中心(九龍荔枝角長裕街8號億京廣場11樓1105室)
《聖經》教導信徒「不要愛世界和世上的東西。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二15 – 17)......一些古舊的詩歌也讓人腦海充斥著「這世界非我家,我無一定住處……故我不再貪愛這世界為我家。」這一切都似乎在告訴身為信徒的要小心世界,不可以愛上這世界的一切。於是乎,過去曾有教會勸喻信徒不要欣賞電影,有一些信徒亦只視電視機為觀看新聞的工具,至於其他片集則拒絕收看。現在的信徒比較清楚愛世界及與愛世界的文化或潮流不同。不過,文化或潮流也不是全屬中性,或多或少會影響人的價值觀,究竟信徒可以如何欣賞這個潮流之餘,又能維持愛神的心?歡迎大家參加是次對談一起討論。
最近一套電影在上映前以劇中有同性戀劇情作宣傳,引來坊間部份團體質疑該電影的評級。香港的電影分級制度已是1998年產物,電影檢查標準會按年代及社會文化而有些微的調節。
本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川村元氣的小說《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日語:世界から貓が消えたなら),內容講述一個30歲的男子在母親過世後獨自與一隻小貓相依為命。當他得知自己罹患絶症後,陷入了無比的茫然之中。此時,一個長得跟他一模一樣惡魔出現,向他提出「等價交換」的建議,只要他讓世界上的一件東西消失,就能多活一天…當他最愛的東西一件一件的消失之時,他卻對生命產生了一些新體會及看法…
台灣網絡紅人谷阿莫,自2015年起於網上以「X分鐘看完電影 / 電視劇集」的系列短片出現後一直大受歡迎。因為他將兩、三個小時的電影,甚至幾十小時的劇集濃縮,剪輯成短短幾分鐘的片段,加上他獨特的評論風格,時而風趣、時而尖酸刻薄,娛樂性甚強,並上載於YouTube中讓網民可以免費觀看,在短時間中知道該電影/劇集的內容,省卻不少時間。
活動取消
電影內容
電影講述年輕的男主角Davis在失去太太後,透過不斷向顧客服務員Karen撰寫告解般的信件,並透過和她相處而得到心靈的釋放。他亦以一種很極端的方法,將人生拆毀,並於最後重新起步。
電影改編自季炳雄、葉繼歡和張子強的真實犯罪案件。故事描述香港三大賊王季正雄、葉國歡及卓子強的犯罪經歷,並反映九七香港主權移交前的時局變化和他們相應的心境與所受的衝擊。電影剪接技術巧妙,內容亦反映人性、社會變遷及無力感。讓我們於當晚一同欣賞好片,並藉著討論舒發一下感受吧。
日期: 2017年4月12日(三)
時間: 7:30-9:30pm (只播放電影部份片段以供討論,鼓勵大家於聚會前先欣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