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是註定的嗎?

余創豪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博士,專門於心理測量與統計學,亦是同校哲學博士,專門於科學哲學與歷史,現在是美國阿蘇薩太平洋大學(Azusa Pacific University)應用行為科學與數據科學教授。
09/09/2021

鍵盤戰士?

奧林匹亞的大城小理

陳永浩博士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義務)
08/09/2021

古代奧運,不只運動

四年一度的奧運,因新冠肺炎疫情,史無前例地延遲一年舉行。今屆運動會在疫情陰霾下進行,盛況不再,然而在香港運動員的努力下,取得一金二銀三銅的佳績,令香港人對運動賽事的熱情,又回來了!

努力興建,盡情破壞——一場種子戰爭(上)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8/09/2021

「神說:『地上要長出青草、結種子的蔬菜和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在地上的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上長出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蔬菜,各從其類;又長出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這是好的。」(創一11-12《新譯本》)。

男孩危機

08/09/2021

《男孩危機:偽單親、兩性失衡、缺乏競爭力,兒子的未來正在崩解,我們該如何出手相助?》
The Boy Crisis: Why Our Boys Are Struggling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1年8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03/09/2021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國際

《醫生怎麼還不來?》(Toc Toc)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03/09/2021

電腦預約系統出錯,把一群患有強迫症的病人安排在同一時間接受診症,而醫生亦因為航機延誤,未能準時出現,令這六位病人都在候診室等待,被迫忍受彼此的怪僻。在等待中,各人的強迫行為引起了誤會,亦產生了交流。最後,在未等到醫生到來的情況下,他們決定先來個臨時自救之夜。

「一切從簡」卻不簡陋的殯儀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教育及行動)
03/09/2021

致力推行「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並得到社會正面回響的伍桂麟先生(Pasu,去年更獲得了香港紅十字會頒發的香港人道年獎。

桌遊與情緒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03/09/2021

桌上遊戲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大富翁、層層疊,或者是鋤大D,甚至是打麻將。

追星有時,放下有時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3/09/2021

追星是不同年代不同粉絲的集體回憶,不過,對於信徒來說,將某些藝人捧為偶像是十分敏感的事,當情不自禁受其吸引時,心裡或許會有些歉疚。利未記二十六章1節說:「你們不可做甚麼虛無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們的地上安甚麼鏨成的石像,向它跪拜,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從Mirror、Error看造星文化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新媒體及流行文化)
03/09/2021

最後更新日期: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