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及早關注香港青少年賭博問題
在筆者的輔導小組裡有A先生及B先生兩名病態賭徒。A先生今年四十六歲,是一位旅遊業的管理層人員,已婚多年並有兒女;B先生今年三十歲,未婚,是一名金融界的行政人員。A先生和B先生同是熱衷賭馬,只是賭齡不同;A先生賭馬已有三十年,而B先生則有十五年。A先生在以往的賽馬中,已輸掉了約二百萬;而B先生則輸掉了約一百萬。
賭徒賭途
華仔三十剛出頭,司機,未婚,月入一萬三千多元。剛發了薪,遇上足球賽事的日子,他會把左手攢來的萬多元,讓右手把它擲在同一天的賽事上面﹕一場三千元,分三四場下注,恰恰將個把月的薪金擲完。
賭博慘案驚心動魄
有很多人認為,賭博是個人的問題,與其他人沒有太大的關係和影響,但事實告訴我們,賭博問題不單會影響個人,甚至會連累家人或朋友,也會對社會的治安帶來負面的影響。
筆者發現,於今年的三月至五月的三個月內,已經找到27宗與賭博有關的新聞(詳見表一及表二),當中發現有18人因自身或家人的賭債自殺,其中有14人死亡。
反對賭波合法化=道德的法西斯主義者?
就賭波應否合法化的問題,社會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些討論詳列外國的研究以及對香港社會現象的分析,旁徵博引,令人無論贊成與否,都對問題有更深入的反省。可惜亦有不少的討論卻純粹是情緒發洩,無的放矢,但謊言說上十遍,一些不知情的市民卻信以為真!
賭博資訊驚鴻一瞥
賭博風氣之盛行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風氣源頭之考究,實在難以求証,不過大眾傳媒的鼓吹,應該有著一定的影響。單在過去的足球旺季,大小傳媒不約而同地在報導的資料中,加入了賭波的資訊。而這現象遠在數年前已經開始流行,只不過隨著賭波合法化的討論,人們才開始注意。
「靈」與「性」
編者按︰作者有十多年的婚姻輔導經驗並曾赴美進修婚姻與家庭治療,最近著作為《溝通不是萬靈丹─另眼透析現代婚姻》突破出版
性愛讓夫婦二人成為一體,在沒有掩飾造作赤露敞開的情況下,二人彼此契合,「性」是何等美的事情,它不但是肉體上的享受,更是靈性上的契合,在愛中夫婦無條件地彼此接納。
引人亂「性」──莫讓自由主義的性革命張牙舞爪!
很多調查顯示年輕人在「性」方面 愈來愈開放!婚前性行為、同居、婚外情、同性戀對不少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許男女相悅而沒有性行為才是令人難以理解的問題!
性文化的『甜‧酸‧苦‧辣‧鹹』
一般人遇到『性文化』三個字,可能即時想到的味道是『鹹』!但是,除了『鹹』之外,現今香港傳媒展現的『性文化』,還有:───『甜‧酸‧苦‧辣』四種味道
一些法律與道德的觀察
筆者最近旁聽立法會「性傾向歧視」小組委員會會議,會議主要討論到社會上是否有歧視同性戀者,其中的一項討論議提是有關刑事罪行條例中關於肛交及合法性交年齡(Age of Consent)有否歧視同性戀者。與會人士包括平機會主席及保安局官員,當政府官員表示若果要修改有關肛交條例時,便要考慮公眾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