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突出產品新形象 魔鬼廣告助促銷

28/02/1999

近日各位有否留意一個推廣長途電話服務的廣告--CTI1666(該廣告以扮相恐怖的魔鬼為主角,在廣告中露出猙獰面目作勢吸血),廣告播放後影視處便收到一百一十五宗投訴,你是否其中一人呢?

資訊與生活

寇海成     |    基督教電子傳播中心
28/02/1999

Internet被喻為資訊的高速公路,因為在這無分國界的超級互聯網絡上,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萬的資訊在互相傳送。可能有人對「互聯網」的理解仍停留在功能上,以為「互聯網」只是為人類帶來溝通上的方便而已,豈不知隨著其發展及使用者的急速增長下,「互聯網」已成為不少人生活上的一環。

虐殺慘劇令人心酸 各界人士人人有責

28/02/1999

一宗震動全港人心的暴力虐殺案在上週末正式審結,案件涉及的十四個未成年人士(由十四至十七歲)已受到嚴重的刑罰,為他們的行為付上了終生及沉重的代價。當然他們應為其行為負責,可是當我們指責這批年輕人「喪心病狂」、「泯滅天良」時,也不可忽視他們同樣也是受害者。

暴力連環圖反映現實無不妥?

郭智嘉    |    自由撰稿人
28/02/1999

最近令公眾再次提出修訂《色情及不雅物品條例》的導火線,正正是秀茂坪童黨虐殺燒屍案。當中辯方律師指涉案少年長期受《古惑仔》一類描寫黑社會暴力連環圖影響,以為執行暴力不足構成生命危險,遂依書向當「二五仔」(勸受害人告發童黨者)執行「家規」,結果釀成慘案。責難連環圖的輿論一起,出版人即稱書中內容只是「反映現實」,少年人不在漫畫也會在其他媒介(如電影)知道類似內容。

傳媒公信力下降是誰之過?

28/02/1999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一項關於傳媒公信力的調查(下稱「報告」)發現,本港傳媒公信力有下降的趨勢。98年傳媒公信力的可信度與97年比較跌幅達百分之五(明報12月30日)。與香港青年協會在本月(98年12月)中進行的另一調查-「青少年看各行各業」(下稱「調查」)相比照,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全面的圖像。

虐殺慘劇反映問題 各界人士同心處理

28/02/1999

一宗震動全港人心的暴力虐殺案在上週末正式審結,案件涉及的十四個未成年人士(由十四至十七歲)已受到嚴重的刑罰,為他們的行為付上了終生及沉重的代價。當然他們應為其行為負責,可是當我們指責這批年輕人「喪心病狂」、「泯滅天良」時,也不可忽視他們同樣也是受害者。

虐殺慘劇令人心酸 各界人士人人有責

28/02/1999

一宗震動全港人心的暴力虐殺案在上週末正式審結,案件涉及的十四個未成年人士(由十四至十七歲)已受到嚴重的刑罰,為他們的行為付上了終生及沉重的代價。當然他們應為其行為負責,可是當我們指責這批年輕人「喪心病狂」、「泯滅天良」時,也不可忽視他們同樣也是受害者。

陳健康事件的影響

31/12/1998

對天平村慘劇的死者
  死者雖已矣,但生者仍應對她╱他們有一些哀悼與懷念。這種社會性的慘劇,公眾更應記念、關注及以此為戒。但陳健康事件卻使我們的注意力完全轉移。

編者的話

31/12/1998

傳媒病得越來越厲害了!」相信不少朋友也有同感。

就以近日因傳媒廣泛報道「天平村三屍慘劇」引發的「陳健康事件」,便使公眾再次熱烈討論有關傳媒的操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