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冰山一角的二十萬

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09/05/2008

「華人賭徒一直傾向尋求親友協助,不少人仍有家醜不出外傳的觀念,因此求助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港大早前估計,全港賭徒有200,000之多。」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指出,超過60%求助賭徒首次賭博年齡都在20歲之前,但20歲或以下的求助個案卻不足10%,可見年輕賭徒都缺乏危機感。

奧運期間談運動精神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09/05/2008

奧運火炬運送過程連番受阻,燃起反而是中國國民的愛國情緒,網內族群實行各自各精彩,這邊廂貼上中國心表明立場,高歌「做人別太CNN」,那邊廂搶聖火玩意在網上風行,本地青年似隔岸觀火多於切膚之痛,首次舉辦奧運的光榮總沾不上身,在這個實行國情教育,建立身份認同的最佳時機,港府在硬件配套看似準備十足,軟件推動只流於各區區議會大搞以迎奧運為名的種種文娛活動,牽起關注、熱情的點子比諸奪火、侮華言論的方式來

色情無害?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7/05/2008

上週出現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在韓國大邱市揭發一群初中、小學的學生的集體強姦、猥褻低班同學的案件;涉案的主犯都是13、14歲以下的少年,而受害學生超過一百多人。

娼妓合法化兵棋推演

陸君樂    |    海外傳媒工作者‧前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4/2008

三月發生的妓女連環兇殺案令人再次關注有關受害社群的問題。有團體就此向政府及政客提出娼妓合法化的要求,搬出「外國」的例子,意圖增強其說服力,亦有人提出「一樓雙鳳」的建議,認為這樣才能保障妓女的安全和權益。但無論是合法化或落實「一樓雙鳳」,其實都是要求政府及政客以法律途徑改變現時有關情況。
 
大部分建議娼妓或賣淫合法化的人士都相信合法化能夠帶來以下好處:

簽卡買大象?

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9/04/2008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最近報章雜誌篇幅最多的是哪一類的廣告?

自我一出 也就無處容身

採訪及整理:陳穎翎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政策研究)
15/03/2008

 「全世界的藝術家都要突破──以前大家要宗教,要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現在大家覺得這是老土的東西,於是藝術發展也就朝向反建制──在此大潮流之中,沒有 藝術家敢說既有的建制也有好處,於是反建制現在又變成一個框架。」資深藝術工作者林旭輝先生指出,當大家都忙於高舉自我而漠視群體時,其實也就無處容身。

藝術與色情的分野

何崇謙博士    |    資深藝術及神學工作者
15/03/2008

我不敢說,任何東西都可以引起人對性或色情1的聯想,但可以說,人可以透過很多途徑或媒體──形象、聲音、味道、觸覺、心理感受、象徵物、文字、圖片等──經過心理作用和文化的洗禮,都能泛起色情的念頭。特別是對那些性好奇的人,以及對性狂熱甚至變態的人,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開往色情想像的指路牌。

拒絕「偷步」成長

陳龍超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流行文化)
15/03/2008

 近來不少有關未婚懷孕的電影陸續登場,內容是鼓吹抑或反映現實很難一言以蔽之,而其一代表《少女孕記》(下稱《少》)奪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大獎, 箇中編劇原來並非「老手」,乃因其私人網誌「人氣」鼎盛而獲戲中監製青睞,或許情節正正不走「大路」,對白掌握年輕人脈搏,青少年觀眾必會大呼「過癮」, 惹起共鳴,不過迎合某個年齡層口味向來只是有效溝通的基本,要續問的是戲內壓根兒藏著是怎麼樣的意識形態?

如何看藝術品是否淫褻

金嘉倫先生    |    前香港文化博物館顧問 前中大校外進修學院藝術課程主任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顧問
15/03/2008

 由於中西文化背景不同,藝術品的欣賞角度也就明顯不同。例如國畫上的留白十分重要,否則很難達到氣韻生動的效果;但是西方繪畫的主角油畫如果留白,就等於 畫尚未完成,油畫中的白色只當作是一種加上去的顏色。不懂中國哲學的西方人看到國畫中的大量留白,或會誤解為中國畫家偷懶呢!

還自己及別人一點尊嚴

整理:鄒賢程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文化)
15/03/2008

 隨著「藝人情慾照」在城中流傳愈來愈廣,影響所及,比起多年前的「陳健康事件」和「巴士阿叔」更為轟動。我們相信此事會對香港造成多方面的影響:由性倫 理、傳媒操守、互聯網道德與法律問題、到偶像文化、潮流文化等;對年青的一代都影響深遠。就此明光社與播道會港福堂合辦一座談會,邀請五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嘉賓一同探討有關問題,希望能協助大家對此事有多角度的解讀,及掌握更有效的方法教育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