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請讓孩子自己開眼界

陳永浩博士   |   恒生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系助理教授
03/11/2011

踏進十一月,很多中六、中七的同學都開始為日後選擇大學或大專而煩惱。同一時間,本港的大學及專上學院也陸續的舉辦開放日,吸引同學及家長參觀。

很多時,同學們一進到校園或走到心儀的學系,都是問著差不多相同的問題:「這一科的收生成績高嗎?」、「我是A-Level會不會比DSE的同學蝕底?」甚或是由家長出頭:「這一科可以做甚麼專業?」等等,我們作為老師的當然會盡力回答,不過也想向家長和同學作一些分享。

首先,不要因自己在中學所學的學科限死自己。在大學或專上學院,你看見的科目,理應比在中學的多,有些更是未接觸過的。到大學開放日,不妨按興趣,先多了解認識,不要讓自己的成續成為限制。另外,很多同學都是關心出路問題,其實在香港這一個知識型經濟社會,若想進入一個專業,必然要經過本科教育後的專業訓練和考試,可能需要多讀一個學位,單憑一個本科學位是不足夠的。而人的際遇各有不同,在還未入學時就斷言自己的出路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不過,對於同學要開眼界,家長要負的責任可能更大。以往開放日的經驗告訴我,很多時對老師窮追不捨問許多問題的,不是同學,反而是家長!我不想再將諸如「怪獸家長」或「直升機父母」的字詞套用在家長身上了;但我實在要問一句:「中六、中七的同學,年紀都快成人了(甚或已是成年人!),他們仍然不能自己處理問題嗎?家長處處照顧,是幫助他們,還是害了他們?」

同學們,有機會到大學或專上學院,應多開眼界,而家長們,就請讓孩子自己獨立去闖一闖,開開眼界,大學不是惡人谷、也不是龍潭虎穴,少些插手,不然孩子們就會變成了「麻鷹捉雞仔」遊戲中的雞仔般,永遠長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