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燭光網絡 82期)

燭光網絡82期專題:家庭價值

燭光網絡 82期 (p.1)
22/01/2012

明光社

家不可失

燭光網絡 82期 (p.3)
22/01/2012

2012是交棒年,新一任的行政長官、問責班子和立法會將會陸續誕生。當大家都在談房屋、談經濟、論政制的時候,我們特別關心一些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核心價值──例如家庭。樓價與市民入息嚴重脫節、物價飆升和貧富不均,令許多基層和中產人士必須為口奔馳而工時過長,更令不少香港人的家庭生活受到難以彌補的創傷,若不在社會政策,如健康工時和反經濟壟斷及霸權方面對症下藥,並為家庭教育和不同家庭崗位提供更多支援,香港的家庭問題恐怕只會每下愈況。

家不可失,這不是一個口號.而是警號。

在這個選舉年,我們將透過不同途徑,呼籲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和普羅市民,努力維護凝聚力已日漸下降的香港家庭,不過,若沒有大家的積極回應和支持,家庭友善的政策是不會從天而降的。

我們對家庭的願景

燭光網絡 82期 (p.4)
22/01/2012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是人類文化及價值承傳的基礎,家庭作為一個關係的名稱,上有父母叔伯,下有兒女子姪,左右有伴侶 及兄弟姊妹,每個人都來自家庭, 家庭的存在使社會得以延續發展。家庭的價值觀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當我們遇上逆境時,家人的支持便是我們最大的後盾,只是今天很多人好像都忘卻了這些價值的 重要性。政府應於各項社會政策上反映對婚姻及家庭價值的重視。香港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鞏固家庭價值,於2007年12月成立家庭議會,希望能提倡重視家庭觀 念,推廣家庭核心價值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原動力,以鞏固親密和睦的家庭關係。

2004年一項跨國價值觀調查顯示,香港富裕階層最重視的苞五項價值,排第一的是保護家庭,其次分別是社會穩定、健康、智慧及慎終追遠,顯然香港人不但關心自己及家人,也非常重視社會和諧,反映香港人仍深受中國文化對家庭及社會的責任感影響。雖然近年家庭遇到很多挑戰,如家暴及離婚率上升,以致有人認為家庭並不是最理想的社會安排,但各種族及國家卻源源不絕有人結婚建立家庭的關係,可見結婚組織家庭仍是大部份人的心願,家庭在挑戰下仍有其吸引力,因為它能夠為各成員提供延續性及滿足人很多方面的需要。

一本難唸的經──香港家庭的困境

燭光網絡 82期 (p.6)
22/01/2012

華人家族以相同血緣結集,圍村分地,遠親近戚都是鄰里,生活圈緊密;而已發展社會則偏向西方文化的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婚後離開原生家庭,另組新的核心家庭。理論上,核心家庭之間聯繫比較疏離,但因為香港當代的家庭意識發展是源自早期難民社會,因此家族及鄰里意識強烈,彌補了一些核心家庭的不足,即或當時處境艱難,仍有「72家房客」式的社區支援。過去十多香港的政經地位一直名列前茅,但家庭關係的質素卻每況愈下。本文整合過往幾年的調查及統計數據,嘗試從千絲萬縷中歸納一些香港家庭正面對的困難。

 

侍產假是重視家庭的表現

燭光網絡 82期 (p.9)
22/01/2012

任職製作公司的阿佳,是兩子之父,長子今年6歲,次子則21個月大。太太過去兩度懷孕產子,阿佳都有陪伴左右,但礙於公司沒有給予侍產假期,他唯有申請放年假,以便能專心照顧妻兒。

雖則暫時未有計劃當第三任爸爸,但談起政府正牽頭推動向男性員工提供有薪侍產假期,阿佳也舉手贊成。「我個人是十分支持的,因為這三幾天假期實在很重要!」

他以個人經歷為例,當年長子出生的時候,由於新聘的外傭和陪月員皆未上任,而雙方的父母也年紀老邁,幫不上太大忙,於是,阿佳這個新手爸爸,便得硬著頭皮,與太太一起「披甲上陣」,共同分擔照顧新生嬰兒的壓力。

相信做過父母的便一定知道,初生嬰兒一方面既為家庭帶來歡樂,但與此同時,亦帶來一大堆永遠幹不完的工夫!阿佳也有同感。「我的兒子初出生時,吃奶吃得很頻密,吃完奶後,又要替他清洗和消毒奶樽,還要替他換尿片、洗澡、洗濯衣服。至於恆常的家務,例如買餸煮飯、打掃家居等,也得繼續做啊!」

阿佳表示,由於妻子是剖腹生產的,所以坐月時,行動也不太方便,因此作為丈夫及孩子的爸爸,他在這段期間,便負起相當重要的角色。「基本上,我負責了所有的家務,也會替孩子洗澡,以及幫忙餵『夜奶』,好讓產後的太太有更多時間休息。」

對家庭十分重要的幾堂課

燭光網絡 82期 (p.10)
22/01/2012

對一個家庭來說,有哪幾堂課是十分重要的呢?就蘇先生一家而言,「婚前輔導」和「準父母預備班」,肯定包括在內。

在一間公司擔任財務部主管的蘇先生,與太太一起接受訪問。夫妻結婚已有6年,女兒也4歲了,但是,回想婚前的準備,那份「緊張」、「不安」的心情,仍然觸動兩人今日的情緒。當中,不單頭痛婚禮上各項瑣事的準備,最擔心的,還是害怕婚後的相處,會大大改變他們二人的關係。每當聽聞有夫婦因一些小事而大動干戈,他們也害怕自己他朝也相同。

幸而因信仰的緣故,兩人參加了由教會安排的婚前輔導。輔導內容包括:分享彼此的故事、心理測驗、性格分析、金錢的管理、教養兒女等。透過婚前輔導,他們除了增進了一些認知,更重要的是強化了溝通。他們發現,應該要對婚後一些課題(例如,怎樣與對方父母相處)先達成共識;另一方面就是學會面對衝突,因為他們相信衝突是增加彼此間認識的一個好機會。這幾堂課對他們建立家庭,帶來很大幫助。目前坊間雖然有不少同類課程,但往往因為昂貴的學費而使準新人卻步,相信政府若能提供資助,可使更多人受惠。

被政策遺棄的夾心家庭

燭光網絡 82期 (p.11)
22/01/2012

「我們這類家庭,也該算是N無人士罷,既不是業主,又不是公屋住戶,亦沒有領取綜援,好像甚麼『甜頭』也沒有我們的份兒。」鄧先生語帶無奈地說。

40多歲的鄧先生,是香港典型的夾心階層。他是一名維修技工,太太則任職文員,夫婦二人靠著每月合共19,000多元的薪金,養育兩名分別就讀中二及小六的兒子。其中10,000元的租金支出,便佔了他們入息的一半。

鄧先生慨嘆︰「我們的收入,剛剛超過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又沒有本事買樓,唯有迫著捱貴租。除了租金,我們還要供養父母,又要支付保險費、水電煤雜費,七除八扣後,實際上只剩下5,000元去應付一家四口平日三餐,以及上班上學的車費。」

此外,教育開支,亦一直把鄧先生壓得透不過氣來,惟他慶幸,最「黑暗」的日子,總算熬過去了。「當年幼稚園沒推行學券制,我兩名兒子又曾經同一時期入讀低班和高班,單是交學費,每個月便花掉5,000多元,真要命!」不過,鄧先生現在卻要面對其他難題,包括要自掏腰包購買年年漲價的教科書。

他指出︰「以前我們讀書的年代,還可以買舊書,但現在教科書幾乎年年改版,家長根本就沒選擇,一定要買新書,對於我們這些申請不到書簿津貼的夾心家庭來說,真的很吃力。」

工時過長 傷身傷家

燭光網絡 82期 (p.12)
22/01/2012

大埔的阿穎、元朗的阿芬、鴨脷洲的Joyce,三名女士之間,有甚麼共通之處呢?答案就是她們三人都是超時工作的苦主。

當被問及超時工作的影響時,阿穎語帶激動地表示:「影響真的很大!你可想想一個收銀員,每天工作10.5小時(每週工時達63小時),加上交通上的時間,身體的疲累真是苦不堪言。情緒影響很大,人變得暴躁、蠻不講理,常常會為一些小事與丈夫爭吵。有時候,可能是太倦關係,為了獎勵自己,以至要進食較多帶甜的食物,體重也增加了不少。後來,發現身體狀況轉差,丈夫又苦勸,終於轉換了工作,問題才得到解決。」

聽畢阿穎的分享,阿芬也有感而發說:「你就好,有得改變。我丈夫想轉工,但是,一想到薪金的問題,想也不敢想了。他是一名保安員,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時達72小時)。這樣長的工作時間,人不單止疲倦,更好像變成了呆子,連與人溝通的力氣和意願也好像消失了。當兒女遇到問題,我想找人商量,他卻如一個軀殼,已經想不出一點意見來。」

維護家庭 政府有責

燭光網絡 82期 (p.13)
22/01/2012

根據社聯的「香港社會發展指數」調查,香港家庭團結指數持續錄得嚴重倒退。本港離婚率高企、家庭暴力和青少年問題日趨嚴重,但政府投放於支援家庭的資源和社會政策卻未能緊貼需要而轉變。
 
2012年是香港的選舉年,先有3月的行政長官選舉,再有9月的立法會選舉。我們期望新一屆政府能以更積極的態度,落實更多對家庭友善的政策,投放更多資源以強化本港家庭的凝聚力。因此,我們列舉了以下建議,希望行政長官候選人及政黨在規劃香港未來發展時能納入政綱,積極回應社會上有關維護家庭的訴求:
 

推廣家庭教育工作

1.      婚前教育:資助即將結婚新人可享有不少於4小時婚前輔導,裝備雙方明白婚姻相處之道。
2.      產前教育:資助即將為人父母的夫婦享有不少於4小時的課程,學習如何教養初生嬰孩。
3.      家庭教育:資助各家庭成員參加親子、夫婦、婆媳相處等持續進修課程。
4.      危機介入:為降低離婚對家庭成員的傷害,應增撥資源讓婚姻陷入危機的夫婦可以更容易求助,此外,提供資源,讓一些已分居的夫婦能有最少兩次輔導或調解。
 

釀愛社群 攪動人心 ── 39名年青信徒的社關通識課

燭光網絡 82期 (p.14)
22/01/2012

參加者問:「這是明光社第一次搞Camp嗎?」
 
沒錯,舉辦大專生和職青的Camp,是我們的新嘗試。雖然這個Camp只是為期3日,但卻是薪火傳遞的開始。
 
2011年12月27至29日,超過10間堂會、共39位年青信徒於烏溪沙青年新村,參加明光社2011年的壓軸活動──「釀愛攪動 青年社關領袖訓練營2011」。計劃獲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目的是向年青信徒傳遞要接「社關」棒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