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世界盃再掀賭風 馬會網上頻開莊 賭徒走地輸清光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0/09/2014
2014年世界盃是體現了「賭波網絡化」的一次世界賭壇盛事,一方面馬會加強了其手機程式的功能,另一方面加上免費電視台免費播放的賽事比上屆增多,間接亦助長了賭風。
政改開天索價 談判落地還錢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15/08/2014
常常有在內地購物經驗的朋友,叮囑筆者在內地購物務必要講價,若標價十元的貨物,最後能以大約四、五元的價錢買下來就算不錯;有運氣時更可以兩、三元購買。不過,朋友也強調,如果對方堅持將售價維持在八、九元的,則先要扮作愛理不理,最後寧願不買,也不要令人以為香港人是易騙的。
新聞有價 沒有免費的傳媒午餐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7/08/2014
新聞評論網站《主場新聞》結業,創辦人稱其中一個原因是商業上不能營運,亦有稱遭到政治打壓。不少人就認為事件顯示香港新聞自由已受損,又有人說已到世界末日,甚至指新聞自由已死。
WhatsApp可傷人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7/07/2014
即時通訊軟件已成為我們日常溝通的其中一個主要渠道,現在可以用更快速的方式傳遞資訊,不過有些時候所傳遞的未必是你原本的意思。
世界盃易成初嘗賭博的機會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7/07/2014
自從2003年賭波合法化後,四年一度的世界盃便成了「反賭盛事」,不少戒賭機構都煞有介事般,早在世界盃開賽前數個月便兵分幾路,商議反賭波宣傳策略。然而,我們看見社會對世界盃的賭波活動已經見慣不怪。同時,更令人擔心的是整個賭博風氣的轉向。
美味之外——飲食節目的真相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7/07/2014
飲食節目過去十多年有不少的轉變,由最初只是源自午間婦女節目的「煮餸環節」,近年發展到到不同地方尋找美食,甚至加入主持及嘉賓,以及引入人物故事等元素,成為整個類型的「典範」。
從旅遊節目看世界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7/07/2014
有學者指出,旅遊是捕捉一刻永恆,之後讓人快快樂樂重投資本主義世界的異化(簡單點說,就是「玩完,返工,再玩」)的過程。
綜藝節目 娛樂至死方休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7/07/2014
我們在免費電視台看到的節目類型都不外乎以下種類:遊戲節目、清談節目及真人SHOW節目。自八十年代開始,無綫的強項就是將外地的綜藝節目改頭換面,包裝成香港通俗文化版,並價廉物美地製作節目,實質就是山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