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對覺醒文化的反彈
呂英華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15/01/2025
覺醒(woke)這個詞剛開始用於公開言論時,它往往穿插在正義之聲之中,提醒人要消除一切對黑人的歧視問題,而「覺醒」,是指要在社會上對黑人的歧視與壓迫保持清醒,不要讓一些風氣使得人們對歧視問題變得麻木。
爭議不斷的兒童跨性別治療
張勇傑
| 明光社高級項目主任(性教育)
15/01/2025
在過去的10年間,跨性別運動席捲全世界,有些國家已經修訂法例,容許市民按其性別認同,毋須任何醫療證明和手術便可更改他們的性別。雖然如此,但仍有不少跨性別人士會選擇進行不同程度的醫療程序,如荷爾蒙治療或性別重置手術,讓身體呈現出他們期望的另一種性別的形態。
同運議程LGBT+ Agenda (2024年12月)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5/01/2025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在不安裡忠於自己
郭卓靈
| 明光社項目主任(傳媒及生命教育)
15/01/2025
韋莉搬到三藩市兩年了,透過努力,她與同學貝兒和姬絲成為了冰球好手。而她的情緒控制台出現了「青春期」警報,之後消極的阿厭、內向又尷尬害羞的阿尷、容易焦慮的阿焦、經常羨慕其他事物的阿羨來到了控制台前。
如何處理家庭留下的創傷?
何慕怡
| 明光社助理總幹事
15/01/2025
家庭應該是子女的溫室,奈何在有意無意之間,不少家庭帶給子女的卻是傷痛經歷,這些負面經歷伴隨孩子成長,有可能影響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甚至出現精神或心理障礙。
賺快錢的代價
熊嘉敏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09/01/2025
根據新聞報道,早前有31人因以女性身份涉嫌詐騙海外男性而被警方拘捕,警方在調查時發現,騙徒在筆記本上定下不同目標,包括買名錶汽車,希望每日找到一名能騙取10,000美元(約80,000港元)以上的受害人。事件反映了有些人因為渴望快速致富而選擇參與違法行為,足見金錢有巨大的誘惑力。
婚姻,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韋佩文
| 明光社項目統籌經理及輔導員
09/01/2025
曾經遇見,一位妻子罹患重病,丈夫對她守護照顧;
曾經遇見,一位丈夫債台高築,妻子對他不離不棄;
曾經遇見,一對夫婦分居多年,他們可以破鏡重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