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言 多話
地區:英國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八3下)這是主耶穌曾引用過來對應來自撒旦的試探。那「女人」活著呢?她們當然也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話,但同時,也可能要附帶她們彼此的「說話」。
回到台灣,重拾一些昔日的活動。一大清早六點多,趁著太陽仍未猛烈,騎上U Bike(共享單車),花一個多小時,由台北市騎至北投,算是一種運動。出一身汗,才不過是台幣30塊。隨後,買一杯高記的蜂蜜綠茶,再走十多分鐘,到一處近百年歷史,在日治時期已存的浴場泡湯。[1] 若可以更早到達,花150台幣,就可以由6:30am泡到11:00am。浴場一直是保持舊式的建築,故增添女湯部份,仍只用一道不通頂的牆作間隔,阻人卻不隔聲。
就是在個多小時中,男生這一邊是鴉雀無聲,偶有就只有一兩句的閒聊。反之,女生那裡傳來的,五分鐘、十五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是從不間斷的對話、喧嚷。她們從那裡得來這麼多的話題?夾雜國語及台語,筆者既是聽不懂,亦不宜太專注的細聽別人的閒聊。女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不僅靠著上主口裡的一切話,真的,也是需要她們彼此的說話。
傳統的大眾浴場,是不容許穿上任何東西,連毛巾也不能帶進池內。第一次處身這種環境時,任何人也會尷尬非常,混身不自在。但多去了,反而覺得這只不過是回復到人在伊甸園中最初的裝束:就是赤身露體。人在外觀上是回到原本,只是在心靈上仍是沒有給造物主一個位置。
說到伊甸園,讓筆者有一點點的想像:
假如,多話(說話)的女人,早一點的停止與蛇的交談,那麼會不會就能避免墮入惡者的圈套之中,就能剔除犯罪的機會?
當然,在此無意把責任歸咎於女人。
假如,寡言的男人打破沉默,能夠「企硬」並說一句:「Take 嘢衰硬!」[2] 會不會就能把罪排拒於人類歷史之外呢?
寡言或多語並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是在乎有沒有在適當的時機加以發揮。而更重要的是,不管寡言或多語,在發揮之先,有沒有「聽話」,就是聆聽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更是需要份外地留心聽。上帝是清楚對人「吩咐說」(創二16)並不是如蛇的形容「豈是真說…」(創三1);上帝是說「你不可吃」(創二17)並不如女人添加一點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創三3)「豈是真說」叫人懷疑上帝,「也不可摸」增添給人的誘惑。聆聽上帝所出的一切話,就是要聽得全面,聽得清楚,不能以偏蓋全、斷章取義,更不可穿鑿附會,以己意解釋(或曲解)。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四:29) 在「多話」時,謹慎、留心會否為求口舌之快,而說了一些不合宜的說話?在「寡言」中,要刻意多說造就人的好話,既能建立別人,亦能遏止罪性蔓延。
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的開學禮中,[3] 譚國才院長提醒到,我們所愛的有很多,表達愛的方法亦有不同,但愛主就有一個特有及必要的元素,這亦是主耶穌所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十四15)遵守命令就是「聽話」。
寡言的人或多話的人,也是上帝所造,亦是上帝所愛。若彼此能在「聽話」的前提下作出配搭,大抵就能有效地抗拒種種的困惑及攻擊,就能回到在創世時,上主所安設的安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