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足球看世界
對中學生而言,相信他們對全球化、商品化、文化、中國現代化等名詞不會感到陌生,不過究竟有多少學生明白箇中的意義?又有多少學生願意花時間認識這些課題?筆者認同教育的真諦不是將學生變成『蛀書蟲』,相反是帶領學生走向世界。可惜現時的教育制度太重視考試成績,學生過於看重書本上的知識,使他們缺乏認識世界的求知欲,令他們未能完全明白在世界,甚至本地發生的事件對社會的影響。
強烈譴責第761期壹本便利
本社強烈譴責2006年8月23日出版的761期《壹本便利》;該期雜誌以藝人鍾欣桐在後台更衣室被偷拍的半裸照片作為封面以及主題內容,本社認為該雜誌的手法可恥,意識極其不良。
家庭——可有?可無?
時至今日,家庭仍然是社會的基礎結構,一般來說,有家庭的人,更傾向於穩定的生活,對兒童來說,家庭亦是一個較理想的成長環境,但不少人卻誤以為強調家庭便是與單身生活水火不容。其實我們尊重單身者的選擇,我們只是反對那些任意改變傳統的家庭制度的人。今日社會並不否定單身的生活,重視家庭的態度與選擇單身並不矛盾。很多單身不是被迫的,而是一種選擇。單身生活對一些人仕來說是更多機會和機遇。
世盃點滴在心頭
足球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只是一種運動,但對筆者而言,是與爸爸溝通的共通語言。爸爸在近40歲之齡生下我和我的哥哥,他是一名傳統的生意人,外表予人穩重、嚴肅的感覺,在我眼中,他滿有自信、學問淵博,且愛發表偉論。由於爸爸經常在外地工作,很少時間留在家中,即使留在家中,年齡的差距和爸爸的個性亦窒礙了父子之間的溝通。
性教育,家長亦不笨
很多時候,父母面對兒童性問題最常採用的方法有兩種:一,說謊,例如隨口說「你是從石頭爆出來的」去解決「我從那裡來?」等問題;二,喝罵,例如「細路仔唔準問呢D野!」又或兩招混合使用。但很可惜,這樣做很多時候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更錯失了親子性教育的機會。
「體記」心路歷程
有什麼原因推使40位素未謀面的中學生,參加明光社舉辦的體育記者訓練班,參與製作《06世界盃特刊》?可知道出版及製作一本特刊所經歷的苦與樂嗎?
困在死巷中的傳媒
近期商台節目和流行雜誌《壹本便利》相繼採用「踩鋼線戰術」出擊,前者以「最想非禮女藝人」為題,挑戰《廣播事務管理局條例》,後者則以一名造型性感但只得十四歲的少女為封面,挑戰《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
「非對?非錯?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
明光社9周年研討會多元、包容、價值中立、道德相對等都是今天身處多元社會經常聽見的詞彙,彷彿只要搬出這些概念,所有人都必須接納有異於自己價值觀的言行或跟隨所謂的潮流時勢,在這情況下,基督教倫理在多元社會的定位和價值又如何呢?為了鼓勵更多信徒反思這個問題,我們把本年度的9周年研討會主題定為「非對?非錯?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幫助信徒對信仰的倫理價值有更深的認識和反省。
多元社會中持守基督教價值
本社於5月27日假宣道會北角堂舉行九週年紀念講座,主題是「非對?非錯?反思基督教倫理對信徒的影響」,由中神副院長余達心教授、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吳宗文牧師及浸大宗哲系副教授關啟文博士主講,公關界人士黃讚雄先生回應。其中吳宗文牧師因需臨時遠赴歐洲拍攝回應「達文西密碼」的特輯,故以錄影方式分享。聚會有逾四百人出席。本文將簡述余達心教授與吳宗文牧師當晚的講座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