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民調支持同性戀?
近年,本港就公共議題所進行的民調愈來愈多,但民調反映出怎麼樣的民意,有時也得視乎負責調查的機構如何解讀和詮釋當中的數字。就像這一陣子,民調似乎顯示愈來愈多人接受同性戀者,但接受是否等同贊成?相類似的民調和研究,是否又可被挪用成支持同運主張的數據呢?
同運洪流下的大學生
本年初,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公佈「大學生對同性戀看法」網上問卷調查,超過六成大學生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由此數據看來,本港大學生都普遍支持同性戀行為。究竟這些數據,是否真的反映現今校園的真象呢?
悄悄滲透校園的同性戀運動
學校是傳達知識和培養價值觀的地方,只要積極地在教育層面作出某一向度的價值教育,假以時日,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會改善,同性戀教育亦一樣。
以感恩回望過去 憑勇氣迎接將來
2012年,對明光社來說,是充滿恩典的一年。這一年,不單是明光社成立15週年紀念,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路向,愈走愈清晰,同時喜見一班同路人,不論晴天或陰天,也與我們並肩而行,不離不棄。在此,謹向我們的阿爸天父及支持者,衷心說句︰「多謝!」
書展、寫真、性教育
發局有責任確保書展內所出售的刊物符合健康閱讀文化。1998年當局已規定參展商不能展示及售賣第二類刊物(即不適合18歲以下人士閱讀)。貿發局在2010年回應公眾要求,不讓意識不良的寫真促銷活動在書展內舉行。
教師才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的關鍵
為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政府在數年前已開始向教育界人士進行諮詢。本來定於2012-2013年度在中、小學一同推出,但因被質疑準備和諮詢不足,改為先在小學推行。幾經波折,最終決定全面押後。雖然如此,據知仍有一半小學將於九月推出課程,希望盡快讓學生接受有系統的「德育及國民教育」。
基督徒與上司及下屬關係的藝術
若上司堅持要你做出違背個人價值原則或專業操守的行為,你會如何處理?
面對上司的壓力,同事又暗罵你搞搞震,你會如何面對?
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跟信仰、價值原則或專業操守相違背的時候,我們總不能永遠置身事外,更不能每次都一走了之,你會如何處理?為甚麼?
「生有時?死有時?生死的神學、倫理與牧養研討會」花絮
與以往相比,本年度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的研討會更著重與會人士和主講嘉賓之間的互動交流,安排了更多時間讓與會者發問。本文嘗試選取當日主題演講的一些內容,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