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同運議程回顧2023 (LGBT+ Agenda, Global 2023)
信仰團隊為同性婚姻祝福
信仰團隊為同性婚姻祝福
爭取承認同性婚姻案
一個未成年的小童,他/她是否有能力作變性的決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在3月12日公佈不會在常規的情況下為有意變性的兒童處方青春期阻斷劑,只會在臨床試驗或因應個別情況及依照醫生的評估才會開出有關藥物,修改政策的原因是有關人員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阻斷劑的安全性或臨床有效性,這個決定值得欣喜,因為他們正視了兒童的福祉。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全球
![]() |
兩名海外註冊結婚的女同志,其中一人提供卵子受孕並由另一名伴侶懷胎產子,根據香港的《父母與子女條例》,只得一名男性(父親)及一名女性(母親)能夠成為「父母」;因此根據有關《條例》,只有那名懷胎的女子可以被視作「母親」,但高等法院最近裁定提供卵子一方亦可以成為「普通法下的父母」,即是和其他並非透過合法婚姻而誕下子女的父母在法律上的身份相類似,也變成這名嬰兒在普通法下有兩名母親。法庭的裁決,無疑會令未來的人倫關係變得愈來愈複雜,而這種複雜的關係亦和生殖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
生殖科技帶來的倫理問題已逐步浮現,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漠視了兒童的基本人權,將生兒育女看成只屬於成年人的人權,而忘記最受影響的是將會出生的嬰兒,以及他/她們未來的福祉,是人為地令一些兒童出生於備受爭議的處境,以及在成長的過程之中令他/她們必須面對極大的困擾,也人為地剝奪了兒童可以在親生父親和親生母親的照顧下健康成長的基本權利,不必要地製造了多父多母或不知誰是父母的狀況,這樣做其實和虐兒在本質上又有多大分別呢?